[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2991.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亮;董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包宇霆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相变 热和 氟塑料 技术 烟气 系统 | ||
1.一种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设置在锅炉的烟道尾部,所述烟道尾部和烟囱(7)之间依次设置有末级空气预热器(1)、除尘器(4)和脱硫塔(5),所述除尘器(4)的烟气出口连接所述脱硫塔(5)的烟气入口,其特征在于,
该烟气再热系统包括用于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的相变余热回收模块(2)、用于对脱硫后低温烟气进行再加热的氟塑料再热模块(3),以及用于对该烟气再热系统整体进行自动控制的自控模块(6);
所述相变换热余热回收模块(2)设置在末级空气预热器(1)和除尘器(4)之间的烟道中,所述氟塑料再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脱硫塔(5)和烟囱(7)之间的烟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余热回收模块(2)包括相变换热器下段(21)和汽包(27),所述相变换热器下段(21)由两个集水箱(22)、换热管(23)、两个集汽箱(24)、横向集水管(28)和横向集汽管(29)构成,横向集汽箱(29)和横向集水箱(28)分别焊接在换热管(23)的上下两侧,两个集汽箱(24)分别垂直焊接在横向集汽箱(29)的两侧,两个集水箱(22)亦分别垂直焊接在横向集水管(28)的两侧;集汽箱(24)经过蒸汽管道(26)后连接至汽包(27),而汽包(27)则通过疏水管路(25)连接到集水箱(22)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3)为螺旋翅片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再热模块(3)包括氟塑料换热器(33)和循环泵(31);循环泵(31)与汽包(27)连接,而汽包(27)则通过调节阀(32)连接至氟塑料换热器(33)形成一个闭式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料换热器(33)中氟塑料换热管的管壁厚度为0.3至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模块(6)包括相变后烟温热电阻(61)、再热后烟温热电阻(62)和电加热器(63),所述相变后烟温热电阻(61)设置在相变换热器之后的烟气管道中,再热后烟温热电阻(62)设置在氟塑料换热器(33)之后的烟气管道中,电加热器(63)设置在烟囱(7)烟气入口的烟气管道中,相变后烟温热电阻(61)、再热后烟温热电阻(62)和电加热器(63)通过不同的线路分别连接至自控模块(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模块(6)中相变后烟温热电阻(61)的测量信号达到设计限制时,测量信号会反馈至自控模块(6)并引起调节阀(32)自动调节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模块(6)中再热后烟温热电阻(62)的测量信号达到设计限制时,测量信号会反馈至自控模块(6)并引起调节阀(32)自动调节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相变换热和氟塑料技术的烟气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模块(6)中调节阀(32)的自动调节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所述烟气再热系统会自动启动电加热器进行补偿操作,使整个烟气再热系统运行在设计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29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