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3786.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虎;翟宇佳;成璇璇;陈沛;马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G02B6/42;H04B1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万秀娟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分复 用光 接收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含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1)、光探测器芯片阵列(2)、光纤组件(3),所述光纤组件(3)的耦合端口(31)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1)输入端耦合粘接,所述光探测器芯片阵列(2)位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出端面(12)的下方,所述光探测器芯片阵列的光敏面(21、22、23、24……)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1)的输出波导(121、122、123、124……)相应对准;所述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出端面(12)与波导面(13)构成40~50°夹角,使输出端面(12)能将平行于波导面(13)的光反射从波导面输出与光探测器芯片阵列的光敏面耦合。本发明采用了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完成光信号的解复用,并利用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的输出端面作反光面,更进一步地使用了光纤组件作为光输入通道。本发明极大地简化了光路结构,增强了光路稳定性,降低了耦合封装难度,使得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集成化,低成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接收组件,特别涉及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属于光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应用对光组件传输速率与封装尺寸提出了日益严苛的要求。针对这种需求,IEEE组织专门制定了IEEE802.ba规范,该规范明确了40G与100G以太网传输标准。利用CWDM/Lan-WDM波分复用技术,实现40G/100G传输速率,且符合特定封装尺寸的光组件是当前光通信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现有CWDM/Lan-WDM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光路结构多为:光进入输入端口后,被第一透镜准直聚焦,进入滤光片组,在滤光片组内多次来回反射滤波实现波长解复用,然后再经过第二透镜组,聚焦到光探测器上。这种采用滤光片实现波分解复用的空间光学结构,光路极其复杂,首先要把单个滤光片单元按一定顺序精准地组合成一个多通道滤光片组,然后再实现光输入端口、至少两个透镜组、多通道滤光片组以及探测器之间的光路耦合,耦合封装难度极大。这与光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能够在芯片级上实现波长的复用与解复用,用它来代替空间光学滤光片,避免了繁杂的空间光学装配,能大大提高封装效率,增加光路可靠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的输出端面可以被方便地加工成各种特定形状,这也大大增加了输出波导与光探测器之间的光路设计的灵活性。
此外光纤组件作为光信号进出光器件的通道,广泛用于各种光无源器件封装。然而在有源光器件封装领域,特别是在光接收组件内部使用光纤组件作为光输入通道尚未有应用。若用光纤组件代替现有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的中的输入端口、透镜等组件,作为光进入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的通道,可以避免复杂的透镜耦合工艺,对降低光器件成本、提高耦合效率大有帮助。
综上所述,现有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用空间光学滤光片实现波长解复用;用光输入端口、透镜等组件作为光输入通道,产生了及其复杂的光路结构,对封装工艺产生极大挑战。而现有的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与光纤组件的优势并未在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中体现出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充分利用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与光纤组件的优势,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包含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光探测器芯片阵列、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的耦合端口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入端耦合粘接,所述光探测器芯片阵列位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出端面的下方,所述光探测器芯片阵列的光敏面与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的输出波导相应对准;所述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出端面与波导面构成夹角使输出端面能将入射于波导面的光反射进入光探测器芯片阵列的光敏面耦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光波导集成波分复用芯片输出端面与波导面构成夹角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3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