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氧合金化的钛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4066.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昭平;曹迪;王辉;吴渊;刘雄军;雷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钛基非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计金属材料及其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氮氧合金化的钛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是具有特殊原子排列方式与优异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具有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不同,非晶态合金的原子排列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特征,在其微观组织中不存在晶界、位错等缺陷。因此非晶态合金表现出传统晶态合金无法比拟的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极限、低模量以及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结构和功能金属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钛基非晶与其非晶合金相比,具有高比强度,低模量,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性,在轻质结构材料、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展现十分明显的优势。然而,与其他非晶合金体系(如锆基和稀土基非晶)相比,钛基非晶的形成能力有限,临界尺寸较小。通常提高钛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往往通过添加剧毒的Be或高成本的Pd、Pt等合金化元素实现。另外,由于非晶合金的形成对杂质元素与制备环境的要求苛刻,非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高纯元素作为原料,在高真空或高纯氩气保护环境下进行冶炼,严重限制了非晶材料的制备成本。
钛基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其他的非晶态合金类似,受载荷作用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大部分钛基非晶合金没有塑性变形能力。非晶态合金的塑性变形集中在宽度只有几十纳米的剪切带内,由于缺乏阻碍剪切带滑动、诱发多重剪切带的机制,主剪切带一旦形成,在应力作用下,剪切带迅速扩展,导致材料断裂失效。
由于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能力低塑性变形能力差,非晶态合金的工业应用严重受限,通过合金化来提高非晶形成能力和塑性的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合金化往往意味着牺牲成本、比强度和环境友好特性。本发明使用N、O元素的合金化来提高钛基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并同时提高其压缩塑性。N、O元素的添加也意味着该类钛基合金的可以在低真空条件下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开发出具有非晶形成能力强,有一定压缩塑性的钛基非晶合金,随着N、O元素的添加,非晶的形成能力和压缩断裂强度提高,同时O元素的添加也可以提高该系列钛基非晶的压缩塑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氮氧合金化的钛基非晶合金,所述非晶合金材料通过微合金化N、O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显著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压缩塑性。
该非晶合金的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TiaCubZrcNidSne)nNpOq,且各组分:20<a≤60,0<b≤60,0<c≤50,0<d≤50,0<e≤50,90≤n<100,0≤p≤5,0≤q≤5;且a+b+c+d+e=100,n+p+q=100,a、b、c、d、e、p、q之和为100。
进一步,该非晶合金的原子百分比表达(TiaCubZrcNidSneMf)nNpOq,且各组分:20<a≤60,0<b≤60,0<c≤50,0<d≤50,0<e≤50,0<f≤50,90≤n<100,0≤p≤5,0≤q≤5,且a+b+c+d+e+f=100,n+p+q=100,M为I、J、L或K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I为C、B、Al、Si、P、Ga、In、Pb、Ge、As、Sb、Te中的至少一种;J为Mn、Fe、Co、Zn、Au、Ag、Pd、Pt、Cd、Ru、Re、Os、Ir中的至少一种;K为V、Ta、Hf、Nb、Cr、W、Mo、Y、Mg、Ca中的至少一种;L取自稀土元素,a、b、c、d、e、f、p、q之和为100。
所述的氮氧合金化的非晶合金材料成分的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TiaCubZrcNidSneIf)nNpOq,其中I为C、B、Al、Si、P、Ga、In、Pb、Ge、As、Sb、Te中的至少一种,其中20<a≤60,0<b≤60,0<c≤50,0<d≤50,0<e≤50,0<f≤50,90≤n<100,0≤p≤5,0≤q≤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4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