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4835.1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翟姝红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传 数据包集合 传输模块 接收端 数据包 传输多媒体数据 多媒体数据包 方法和装置 发送 多媒体技术 数据包传输 数据包生成 超时重传 前向纠错 时间到达 添加模块 网络带宽 网络时延 重新发送 失败 平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属于多媒体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向接收端发送多媒体数据包,将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添加到数据包集合中;如果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存在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将所述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前向纠错FEC冗余包,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FEC冗余包;在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包括的待重传的数据包的超时重传时间到达时,如果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向所述接收端重新发送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包。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块,第一添加模块,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本发明在节省网络带宽和减少网络时延两者之间可以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终端不仅具有语音通话功能,还具有视频通话功能,两个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终端进行视频通话,此时两个终端之间就需要传输多媒体数据。
为了便于描述,将进行视频通话的两个终端分别称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并且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多媒体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多媒体数据的过程可以为:
第一终端将多媒体数据分为多个多媒体数据包,每隔预设传输间隔向第二终端发送一个多媒体数据包,获取重传时间间隔,并根据该重传时间间隔和当前时间,获取该多媒体数据包的超时重传时间;如果在到达该多媒体数据包的超时重传时间之前没有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ACK(Acknowledgement,即确认字符),第一终端确定该多媒体数据包传输失败,此时重新向第二终端发送该多媒体数据包。
除了上述这种超时重发的传输机制之外,还存在一种FEC(Forward 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传输机制,即第一终端每向第二终端发送出去若干个(设为m个)多媒体数据包,则第一终端根据这m个多媒体数据包来生成若干个(设为n个)FEC冗余包,并向第二终端发送这n个FEC冗余包。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如果采用超时重传的传输机制,则当重传时间间隔较长,则重传的多媒体数据包的网络延时较大,无法保证重传的多媒体数据包的实时性。如果采用FEC的传输机制且重传时间间隔较短,则浪费网络带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多媒体数据包,将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添加到数据包集合中;
如果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存在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将所述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前向纠错FEC冗余包,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FEC冗余包;
在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包括的待重传的数据包的超时重传时间到达时,如果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包传输失败,向所述接收端重新发送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向接收端发送多媒体数据包,将所述多媒体数据包添加到数据包集合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端的时延要求,确定生成FEC冗余包所需待重传的数据包的第一数目;
相应的,所述如果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存在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将所述多个待重传的数据包生成前向纠错FEC冗余包,包括:
如果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存在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数目个待重传的数据包,从所述数据包集合中选择第一数目个待重传的数据包,将所述选择的第一数目个待重传的数据包生成FEC包。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数据包集合中选择第一数目个待重传的数据包,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包集合中包括的每个待重传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4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