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4974.4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7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盈如;大卫.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G06F3/0488;H04M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电子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手持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单元,在触控显示单元中显示电子记事簿。当触控显示单元进入省电模式,并检测到触发事件时,结束省电模式,直接显示电子记事簿于触控显示单元中,并且在显示电子记事簿于触控显示单元之前,不显示屏幕锁定模式。
本发明是2012年9月14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210343187.6、发明名称为《手持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机制。
背景技术
配合现代人繁忙的生活节奏,各种不占空间且携带方便的移动装置也推陈出新。例如手机(Cellular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已让现代人可以随时随地通信联络,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装置具有便携性、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且智能手机上可利用的应用程序日渐增多,因而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对于重视外型轻巧并且要易于携带的手持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来说,使用触控式屏幕也逐渐成为设计上的主流。
触控式屏幕不但可以在显示画面的同时作为输入接口,更兼具了成本低廉以及经久耐用等优点,进而逐渐成为显示器市场上的新潮流。对使用者来说,在利用触控式屏幕进行操作的同时也能够感到更加便利,而产品的轻薄化对于使用者也带来便利。
然而,目前的手持电子装置在进入省电模式或是关闭屏幕电源时,亦会一并进入屏幕锁定模式。待下次欲使用手持电子装置之前,要先解除屏幕锁定模式,方能开始使用,如此在一些特定的使用情形下,常会因为需要多花费使用者的时间而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可使手持电子装置的操作更为便利。
本发明提出一种操作方法,适于具有一触控显示单元的一手持电子装置,其中手持电子装置还具有一省电模式及一屏幕锁定模式,该方法包括:使得触控显示单元进入省电模式;在检测到一触发事件时,结束省电模式,并进入屏幕锁定模式;在检测到屏幕解锁动作时,结束屏幕锁定模式;之后启动一电子记事簿,以显示在触控显示单元中;在启动电子记事簿的状态下,使得触控显示单元进入省电模式;以及在检测到触发事件时,结束省电模式,并且不显示屏幕锁定模式而直接显示电子记事簿于触控显示单元中。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操作方法,适于具有触控显示单元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手持电子装置还具有省电模式及屏幕锁定模式,该方法包括:使得触控显示单元进入省电模式;在检测到触发事件时,结束省电模式,并进入屏幕锁定模式;在检测到屏幕解锁动作时,结束屏幕锁定模式;之后启动电子记事簿,以显示在触控显示单元中,并在启动电子记事簿的状态下,同时启动电子记事簿的录音功能;在启动电子记事簿及录音功能的状态下,使得触控显示单元进入省电模式;以及在检测到触发事件时,结束省电模式,并且不显示屏幕锁定模式而直接显示电子记事簿于触控显示单元中。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单元、处理单元、调整单元以及检测单元。处理单元耦接至触控显示单元,用以启动电子记事簿以显示在触控显示单元中;调整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与触控显示单元,用以调整手持电子装置是否进入省电模式及是否进入屏幕锁定模式;检测单元耦接至处理单元,用以检测一用以结束省电模式的触发事件是否产生。其中,当电子记事簿未启动且调整单元使得手持电子装置进入省电模式时,如果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事件,则结束省电模式且显示屏幕锁定模式于触控显示单元中;当电子记事簿在启动的状态下且调整单元使得手持电子装置进入省电模式时,如果检测单元检测到触发事件,则结束省电模式且不显示屏幕锁定模式而直接显示电子记事簿于触控显示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4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