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稻米发酵产物滤液的泥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5235.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96;A61K8/19;A61K8/29;A61K8/34;A61K8/73;A61K8/9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7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米 发酵 产物 滤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稻米发酵产物滤液的泥膜。
背景技术
油性皮肤是指油脂分泌旺盛、额头、鼻翼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摸有黑头、皮质厚硬不光滑、外观暗黄,皮肤偏碱性,弹性较佳,不易衰老。皮肤易吸收紫外线。面膜的原理,就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有弹性。中国专利201410501944公开了一种保湿去油面膜,其通过添加人参草、桑树皮提取物、冬瓜等控油因子,能够很好的起到控油效果,同时具有补水作用。然而,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其并不能通过很好的控油从而达到祛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稻米发酵产物滤液的泥膜,对肌肤无刺激,特别适合油性肌肤控油祛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稻米发酵产物滤液的泥膜,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米发酵产物滤液3-9份、甘油1-9份、鲸蜡硬脂醇3-6份、C15-19烷0.5-3份、月桂基PEG-8聚二甲基硅氧烷0.4-2份、硬脂酸1-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二氧化钛0.2-0.8份、甘油硬脂酸酯1-4份、PEG-100硬脂酸酯1-3份、莲花提取物0.2-2份、三乙醇胺0.2-1份、丁二醇2-6份、白睡莲花提取物0.1-2份、氯化钠0.5-1份、木瓜蛋白酶3-7份、卡波姆钠0.02-0.1份、卡波姆0.1-0.3份、翼籽辣木籽提取物0.1-0.9份、曼尼古根冰河泥1-3份、透明质酸钠0.02-0.08份、丙二醇1-4份、糖海带提取物0.1-0.9份、炭粉3-8份、辣薄荷叶提取物0.2-0.5份、月桂醇聚醚-120.5-1份、白池花籽油0.2-0.7份、丝瓜果粉0.4-1.2份、水解胶原0.2-1.4份、细小裸藻多糖2-6份、薄荷醇乳酸酯0.2-0.6份、薄荷醇0.2-0.9份、PEG-35蓖麻油1-4份、PEG-50氢化蓖麻油1-4份、壬基酚聚醚-120.3-0.8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3份、红没药醇0.3-1份、甘草酸二钾0.1-0.7份、角鲨烷1-5份、黄原胶0.04-0.1份、锦纶-120.1-0.5份、苯氧乙醇0.1-0.6份、甲基异噻唑啉酮0.0001-0.001份、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002-0.0075份、香精0.01-0.05份、CI774990.1-0.5份、水TO100。
本发明中,使用的甘油、丁二醇和丙二醇、透明质酸钠能够促进皮肤保湿;糖海带提取物能增加皮肤的保湿度,加强锁水,对皮肤的保湿卓有成效,海藻所含有的胶原蛋白成分,通过细胞形状记忆的形式能有效地补给肌肤能量,恢复肌肤的正常状态,达到美白肌肤的目的;二氧化钛因为它的粉粒细小,所以表面积很大,有极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的控制面部油脂分泌,让皮肤干净清爽;辣薄荷叶提取物能够能够舒缓、镇静皮肤,抑制油脂分泌;稻米发酵产物滤液对肌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能维持细胞的柔软和湿润,有效保持肌肤表面水分,还能促进肌肤新陈代谢、抑制肌肤发炎;炭粉可调节肌肤水油平衡,清透毛孔,令肌肤柔滑细腻,清透舒服。
本发明的泥膜能迅速渗入肌肤细胞,溶解积累在毛孔中的污垢、油脂和残妆,清透毛孔,平衡油脂,美白等功效,可以预防黑头、粉刺等皮肤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5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