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5995.8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恩辉;陈劲松;谢敏;孙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D3/00 | 分类号: | B64D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四旋翼 无人机 绳牵式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环(1)、收线器(2)、牵引绳(3)、升降控制器(4)、连接器(5)、水平移动控制器(6)、固定外壳(7)、固定支架(8)和支架脚(9);固定外壳(7)顶面的四角固定有固定支架(8),固定支架(8)通过支架脚(9)连接安装在四旋翼无人机的机架底面,水平移动控制器(6)安装在固定外壳(7)内的底部,并通过连接器(5)与下方升降控制器(4)的上端连接,升降控制器(4)的下端经牵引绳(3)与收线器(2)连接,收线器(2)连接到尾端作为人手持控制的牵引环(1);
所述的升降控制器(4)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升降数据处理芯片(4.2)、红外测距传感器(4.3)、支柱(4.4)、钢丝细线(4.6)、挡板(4.5)和弹簧(4.7);壳体顶端安装有用于与连接器(5)连接的螺纹头(4.1),壳体内顶部安装有升降数据处理芯片(4.2)和红外测距传感器(4.3),壳体内中心设有支柱(4.4),支柱(4.4)上活动套有挡板(4.5),红外测距传感器(4.3)的探头朝向正下方的挡板(4.5);弹簧(4.7)套在挡板(4.5)与壳体内底面之间的支柱(4.4)上,挡板(4.5)中心连接钢丝细线(4.6)的一端,钢丝细线(4.6)的另一端向下贯穿过支柱(4.4)中空管道连接挂钩(4.8),挂钩(4.8)悬挂于壳体外部连接所述牵引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绳(3)采用尼龙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移动控制器(6)包括摇杆电位器(6.1)、保护电阻(6.2)、水平移动数据处理芯片(6.3)和固定底板(6.4),固定底板(6.4)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7),固定底板(6.4)内安装有水平移动数据处理芯片(6.3),摇杆电位器(6.1)和保护电阻(6.2)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6.4)底端,摇杆电位器(6.1)的摇杆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器(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5)的两端均为螺纹凹孔,下端与所述升降控制器(4)上端的螺纹头(4.1)固定连接,上端与所述水平移动控制器(6)中摇杆电位器(6.1)的螺纹摇杆固定连接。
5.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四旋翼无人机的机架下部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绳牵式控制装置,起飞四旋翼无人机后,操控者将牵引环(1)握在手中,通过牵引环(1)的运动控制四旋翼无人机的升降和水平移动:通过上下拉动牵引绳(3)分别控制四旋翼无人机的升降,通过牵引绳(3)水平方向拉动控制四旋翼无人机对应相同方向的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下拉动牵引绳(3),牵引绳(3)带动升降控制器(4)中的弹簧(4.7)压缩变化,红外测距传感器(4.3)测距挡板(4.5)的位移差,无人机中的飞行控制器接收位移差数据进行升降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无人机悬停时,所述弹簧(4.7)位于压缩中位,其位于总压缩量的一半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水平方向拉动牵引绳(3),带动摇杆电位器(6.1)上的摇杆摆动,使摇杆电位器(6.1)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变化,无人机中的飞行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变化数据控制水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四旋翼无人机的绳牵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无人机悬停时,所述摇杆电位器(6.1)的中位位于其摇杆摆动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59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牵引智能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翼身融合飞行器气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