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菜食用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6696.6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友兰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4;A23D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菜 食用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山茶籽为主原料的食用油。
背景技术
山茶籽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成熟种子,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 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山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
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脂,是从新鲜果实中榨取的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 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其凭借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食用油没有的诸多有点 被誉为是"东方橄榄油"。2008年到2011年山茶油产量平均年递增量达到7%。至2011年茶油 的产量达到了28.8万吨。但只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1%。我国山茶油市场尚处在探 索的起步阶段。这就意味着山茶油产业要想发展就要加强产业化模式,提高山茶油的生产 技术水平,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产业的整个布局,加强产业的资源整 合利用,保持我国山茶油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发展后劲,促使产业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 路。
目前,以可食野菜原料加工于山茶籽油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之食用油尚 未有报导。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食野菜原料加工于山茶籽油中,制备成一种保健食用 油。
技术方案:一种野菜食用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野生植物原料制成:山茶籽仁, 文冠果种子、甘露子块根、杏叶沙参根。
优选地,由如下野生植物原料重量份制成:山茶籽仁80-90,文冠果种子5-8、甘 露子块根10-15、杏叶沙参根5-10。
优选地,由如下野生植物原料重量份制成:山茶籽仁80,文冠果种子5、甘露子块 根10、杏叶沙参根5。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山茶籽仁为主原料,加于文冠果种子、甘露子块根、杏叶沙参 根制备食用油,具有味道清甜、清热化湿之功效。
本发明所述野菜食用油是指全部原料采用山林中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介绍如下:
(1)山茶籽是油茶籽的别名,油茶籽学名:Camelliaseed,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 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被誉为“东方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 类植物油资源。树高3—6米,胸径可达24—30厘米,树皮光滑为灰褐色。油茶树单叶互生、花 为两性白色,10月开花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会有罕见的花果同株 现象。果实为蒴果,多为椭圆形、有细毛。种子多为黄褐色,有光泽,三角状。油茶树长在深 山,尽吸天然养分,常青长寿,树龄可达200年以上。
山茶油中富含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抗缺氧和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及 增进胃肠道吸收。茶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对人体心 血管健康有益。长期食用茶油,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还具有 防癌的功效。
(2)文冠果,学名: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 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小枝褐红色粗壮,叶连柄长可达30厘米;小叶对生,两侧稍不对称, 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直立,总花梗短,花 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花丝无毛;蒴果长达6厘米;种子黑 色而有光泽。春季开花,秋初结果。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西至宁夏、甘肃,东北至辽宁,北 至内蒙古,南至河南。野生于丘陵山坡等处。
文冠果种子含油量达50%-70%。其油脂的基本组成如下:硬脂酸、油酸38.9%,亚油 酸40.2%,具有极好降血压作用,可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具有祛风除 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热痹之功效。
(3)甘露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甘露子StachyssieboldiMiq,又名:宝塔菜、地 蚕、草石蚕、土人参、地轱辘、螺丝菜,地环儿。全草或块茎入药。地下肥大块茎供食用,形状 珍奇,脆嫩无纤维,最宜作酱菜或泡菜。贵州用全草入药,治肺炎、风热感冒。块茎或全草: 甘,平。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黄疸,小便淋痛,风热感冒,肺痨,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疮毒肿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友兰,未经张友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6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