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节点信任的量子信任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6918.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1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斌;谢智海;昌燕;盛志伟;王海春;闫丽丽;黄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仕斌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70;H04B1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节点 信任 量子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信任评估方法,尤其涉及基于节点信任的量子信任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相干叠加、量子纠缠效应和量子隐形传态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而现有的量子通信安全协议和技术等都隐含地与信任相关,或者预先假定了某种信任前提,或者目的是为了创建或获得某种信任关系。因此,类似于经典网络,量子通信网络中对信任的研究主要讨论两种相互关联的信任关系:(1)客观信任(对客体节点的信任)是基于证据的信任,因而可以精确地描述、推理和验证;(2)主观信任(主体节点的信任,主体节点是指由人或人和客体节点的混合体所构成的个体或群体),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主观信念,是对主体节点的特定特征或行为的特定级别的主观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是独立于对主体特征和行为的监控的。主观信任是客观信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本质上是基于信念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性、多样性和模糊性),无法精确地加以描述和验证。而对主观信任进行形式化研究的主要困难也在于如何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建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基于节点信任的量子信任评估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量子信任模型的建模和量子信任评估的方法,
量子信任模型的建模:
在量子通信中,一个量子态可以表示为|ψ>=α|0>+β|1>,其中α2+β2=1;同时还考虑到量子通信网络中,信任具有随机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借助于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理论来描述各个节点隶属于某个因数的隶属度;
定义1:设U为非空集合,ui为U中的元素,U上的一个直觉模糊集定义为:
A={<ui,μA(ui),υA(ui)>|ui∈U}
定义2:假定量子通信网络中的第i个节点ui,评价其信任值的第j个因素用量子态表示;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信任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在此给每个信任因素增加一个权重因素tj;这样,评价第i个用户的信任值可以表示为:
根据定义1和公式(1)中的cos2θj是ui对第j个信任因素的隶属度,sin2θj是ui对第j个因素的非隶属度,cos2θj+sin2θj=1;tj(j=1,2,...,m)为每个信任因素的权重系数,满足
把量子通信网络中评价各节点ui信任值的各因数用模糊直觉集理论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来描述,完成了各节点主观信任的建模,将该模型称之为量子信任模型;
量子信任评估的方法:
步骤1:初始化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仕斌,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仕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6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