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结球甘蓝耐抽薹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157.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林;邹明华;缪黎明;王芳展;刘振宁;陈纪算;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 耐抽薹 基因 相连 分子 标记 及其 获得 方法 | ||
1.一种与结球甘蓝耐抽薹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其上游引 物为SEQIDNO.1,下游引物为SEQIDNO.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结球甘蓝耐抽薹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的获得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耐抽薹材料‘Y9805’和易抽薹材料 ‘Y5-3-14’,将耐抽薹亲本和易抽薹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群体,F1自交后获得F2群体;
(2)针对F2群体,采用改良的BSA法分别构建耐抽薹基因池和易抽薹基 因池;
(3)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易抽薹基因池和耐抽薹基因池进行与结球 甘蓝耐抽薹性分子标记的筛选;筛选出与目标性状(耐抽薹性)存在连锁关系 分子标记BolSSR00207,经单株验证分析,该分子标记与结球甘蓝耐抽薹基因的 遗传距离为10.69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通过冬性鉴定确定F2群体中每一个单株的耐抽薹性,以抽薹情况将 F2代群体单株分为1级~9级。其中,1级为:短缩茎伸长(<1cm);9级为: 花薹高度大于20cm;
(2.2)取F2代群体中的1级单株15株,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混样后构建F2代耐抽薹基因池;取9级单株15株,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 DNA,混样后构建F2代易抽薹基因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宁波海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1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