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洗吸附法处理副产工业盐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313.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庆;高技峰;李志清;宋吉奎;凌晓光;杨尚祚;马华青;侯永生;孙国冉;李盼盼;邹宗加;王杜瑞;张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洗 吸附 处理 工业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副产工业盐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洗吸附法处理副产工业盐的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副产工业盐因含有少量有机物,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及利用,不能直接作为下游产品的原料。大部分生产厂家只能将其堆存或送至固废处理中心处理。目前固废处理中心的处理费用高达3000-4000元/t,企业难以承受,且主要采用对填埋场采取防腐防渗处理后再填埋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土地,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存在对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潜在风险,一旦防腐防渗层发生泄漏,可溶性盐及有机杂质就会流失,盐化周围土壤,危害周围植被,同时对周边水源、地下水和农田造成污染。
副产工业盐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也是极为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生产中各种副产工业盐量越来越大,对环境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人们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认识逐步提高,政府在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上也有了显著加强,化工生产中副产工业盐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副产工业盐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难以采用传统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清理,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加合理的精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方法难以处理副产工业盐中有机物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洗吸附法处理副产工业盐的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洗吸附法处理副产工业盐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副产工业盐溶解于水中,以1-3m3/h的速率经过砂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然后调整pH值;
(2)将步骤(1)得到的液体以0.5-0.7m3/h的速率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将滤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有机盐,降低废水的COD;
(3)将步骤(2)的溶液经过纳滤膜进行过滤;
(4)将步骤(3)的废水调整至中性溶液,再将该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或机械再压缩进行蒸发、结晶,离心出固体盐;
(5)将步骤(4)得到的固体盐溶解重结晶,得到重结晶固体。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砂滤装置的滤料采用粒径为1-3mm的石英砂、锰砂、海绵铁、陶粒和活性氧化铝的组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石英砂、锰砂、海绵铁、陶粒和活性氧化铝的重量比为3:2:1:2:1。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pH值调整为1-5。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加入阻垢剂,所述阻垢剂采用聚丙烯酸钠与羟基乙基二膦酸钾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聚丙烯酸钠与羟基乙基二膦酸钾的质量比为(3-5):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副产工业盐溶解于水中,以1-3m3/h的速率经过砂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然后调整pH值;以0.5-0.7m3/h的速率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将滤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有机盐,降低废水的COD;经过纳滤膜进行过滤;调整至中性溶液,再将该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或机械再压缩进行蒸发、结晶,离心出固体盐;溶解重结晶,得到重结晶固体。经过上述工艺,本发明能够将副产工业盐中夹杂的有机物充分溶出,并利用多次过滤、吸附方式对其处理,最终得到了精制的盐。
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副产工业盐有效的精制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水洗吸附法处理副产工业盐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副产工业盐溶解于水中,以1m3/h的速率经过砂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然后调整pH值至1,所述砂滤装置的滤料采用粒径为1mm的石英砂、锰砂、海绵铁、陶粒和活性氧化铝的组合物,石英砂、锰砂、海绵铁、陶粒和活性氧化铝的重量比为3:2:1:2:1;
(2)将步骤(1)得到的液体以0.5m3/h的速率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将滤液通过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有机盐,降低废水的CO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运油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悬浮加速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