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7541.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秀;林培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起落架 控制台 起落架舱门 飞机 功能试验 联锁保护 自动收放 防护网 减速板 控制电路 收放 电路 结构设计技术 保护试验 飞机试验 控制试验 疲劳寿命 试验电路 速度调整 自动操纵 自动记录 串联 试验 考核 安全 | ||
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涉及飞机试验装置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用于模拟考核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的疲劳寿命,包括串联的联锁保护电路与自动收放控制电路,其中,联锁保护电路用于保护试验中已选择的试验电路;自动收放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试验中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减速板的自动收放、自动计数、收放速度调整。本发明提供的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能够自动操纵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完成收放动作,而且能够自动记录完成次数,具备可靠的联锁保护机制,确保了飞机和试验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面飞机功能试验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
背景技术
飞机功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的疲劳寿命。试验中需要将上述部件反复收放数万次,而专门为功能试验生产的飞机中不包含任何针对上述部件的联锁保护装置,以往由人工手动完成对上述部件的收放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飞机的损坏并危及参试人员的安全。
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置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使用该功能试验控制台在试验过程中,不但能够自动操纵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完成收放动作,而且能够自动记录完成次数,更重要的是它具备完善、可靠的联锁保护机制,确保了飞机和试验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用于考核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的疲劳寿命,包括:
联锁保护电路,用于保护试验中已选择的试验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起落架回路、起落架舱门回路、进气道防护网回路、减速板回路;
自动收放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试验中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减速板的自动收放、自动计数、收放速度调整。
联锁保护电路与自动收放控制电路串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起落架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起落架回路电源开关与起落架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起落架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设置有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起落架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起落架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起落架舱门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起落架舱门回路电源开关与起落架舱门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起落架舱门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设置有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起落架舱门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起落架舱门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进气道防护网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进气道防护网回路电源开关与进气道防护网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进气道防护网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设置有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进气道防护网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进气道防护网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减速板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减速板回路电源开关与减速板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减速板回路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设置有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减速板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减速板回路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自动收放控制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起落架自动收放控制电路、起落架舱门自动收放电路、进气道防护网自动收放控制电路、减速板自动收放控制电路。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起落架自动收放控制电路串联设置有起落架舱门终点电门开关。
本发明所提供的飞机功能试验控制台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安全可靠,替代了人工能够自动完成飞机的起落架、起落架舱门、进气道防护网和减速板的收放动作,且具有完善可靠的联锁保护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