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564.5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辉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式 交流 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电源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串联式的单火线控制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单火线电子或智能开关都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由于现有的单火线开关均采用的是利用灯具的漏电所提供的微弱电流来提供开关供电的,其问题就在于当小功率的LED灯、节能灯等灯具处于关闭状态时无法提供给电子或智能开关本身较大和稳定的工作电流,以至于出现灯光在关闭时连续闪烁的现象。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中触摸屏、WIFI等控制方式的大量应用,各种多功能的智能开关自然将应用于灯光控制,但是,现有的单火线供电技术是无法支持这些功率相对较大的智能开关控制面板,导致这一应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发展的态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将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利用假负载的电流调节作用使串联在回路中的电源的供电分配达到平衡。
技术方案: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包括串联在交流电回路中的第一交流电源及第一组负载、第二交流电源及第二组负载。
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组AC/DC转换器、第一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组假负载控制电路及第一组旁路假负载。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二组AC/DC转换器、第二组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组假负载控制电路及第二组旁路假负载。
当第一组负载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一组电压检测电路将检测到所在回路的电压变化信息提供给所述的第一组假负载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组假负载控制电路将自动控制所述的第一组旁路假负载的通断或阻值,并利用第一组AC/DC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调节范围自动平衡其所在回路的中的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
当第二组负载中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组电压检测电路将检测到所在回路的电压变化信息提供给所述的第二组假负载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组假负载控制电路将自动控制所述的第二组旁路假负载的通断或阻值,并利用第二组AC/DC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调节范围自动平衡其所在回路的中的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
从而使得串联在回路中的第一交流电源和第二交流电源始终保持各自正常的输出。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利用假负载的电流调节作用,使得即便是任意一个负载发生变,也能在较大的范围内保持其电源输入电压的相对稳定,从而使串联在回路中的两组电源的供电分配达到平衡。本发明完全解决了电子类开关的单火线供电不足的缺陷,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家居的灯光控制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基于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的交流脉冲灯光控制原理框图。
标号代表:第一交流电源1,第一组负载2,第二交流电源3,第二组负载4,第一组AC/DC转换器5,第一组电压检测电路6,第一组假负载控制电路7,第一组旁路假负载8,第二组AC/DC转换器9,第二组电压检测电路10,第二组假负载控制电路11,第二组旁路假负载12,灯光控制电路22,开关控制电路44。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见图1,一种串联式交流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在交流电回路中的第一交流电源1及第一组负载2,第二交流电源3及第二组负载4。
所述第一交流电源1包括第一组AC/DC转换器2、第一组电压检测电路6、第一组假负载控制电路7及第一组旁路假负载8。
所述第二交流电源3包括第二组AC/DC转换器9、第二组电压检测电路10、第二组假负载控制电路11及第二组旁路假负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辉,未经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