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865.8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董文剑;于启洋;朱亚辉;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自由度 平台 | ||
1.一种车载六自由度平台,设置在仿真车辆上,模拟仿真车辆的行驶状态;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1),其固定设置在仿真车辆上;
垂直振动层,其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模拟仿真车辆在垂直方向的振动;
水平振动层,其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振动层上,模拟仿真车辆在水平方向的振动;
俯仰层,其设置在所述的水平振动层上,模拟仿真车辆的俯仰摆动;
方位调整层,其与所述的俯仰层连接设置,模拟仿真车辆沿垂直方向的转向;
加速度传感器(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上,且与所述的垂直振动层和水平振动层通过电路连接,测量仿真车辆的车体振动,并将仿真车辆的行驶状态方位参数传输至垂直振动层和水平振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为圆盘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振动层包含:
多支振动缸(3),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底座(1)上,分别与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2)通过电路连接,接收仿真车辆的垂直方向行驶状态参数,并依据该参数在垂直方向上振动;
支撑板(4),其设置在多支振动缸(3)的上方,各振动缸(3)的输出杆端分别通过关节轴承(19)与所述的支撑板(4)连接,使支撑板(4)在振动缸(3)的带动下在垂直方向上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振动层包含:
X向振动层,其设置在所述的垂直振动层上,模拟仿真车辆在水平X向振动;
Y向振动层,其设置在所述的X向振动层上,模拟仿真车辆在水平Y向振动;
其中,所述的X向与Y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振动层包含:
X向电动缸(18),其与所述的支撑板(4)连接,且与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2)通过电路连接,接收仿真车辆的水平X向行驶状态参数,并依据该参数在水平X向振动;
X向滑轨(5),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板(4)上;
X向运动板(6),其设置在所述的X向滑轨(5)上,且与所述的X向电动缸(18)的输出杆端连接,在X向电动缸(18)的带动下沿X向滑轨(5)在水平X向振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向振动层包含:
Y向电动缸(17),其与所述的X向运动板(6)连接,且与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2)通过电路连接,接收仿真车辆的水平Y向行驶状态参数,并依据该参数在水平Y向振动;
Y向滑轨(7),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X向运动板(6)上;
Y向运动板(8),其设置在所述的Y向滑轨(7)上,且与所述的Y向电动缸(17)的输出杆端连接,在Y向电动缸(17)的带动下沿Y向滑轨(7)在水平Y向振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俯仰层包含:
俯仰框架(1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Y向运动板(8)上;
第一俯仰轴系(14),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俯仰框架(10)的一侧;
第二俯仰轴系(9),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俯仰框架(1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俯仰轴系(14)同轴;
方位框架(11),其两侧分别与第一俯仰轴系(14)以及第二俯仰轴系(9)连接;
手轮(15),其与所述的第一俯仰轴系(14)连接,驱动第一俯仰轴系(14)旋转,并通过方位框架(11)带动第二俯仰轴系(9)旋转,以使方位框架(11)俯仰摆动,模拟仿真车辆的俯仰摆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六自由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位调整层包含:
工作台(1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方位框架(11)上;
电机(16),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方位框架(11)上;
方位轴系(13),其设置在所述的工作台(12)上,且分别与工作台(12)以及电机(16)连接,在电机(16)的驱动下以垂直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模拟仿真车辆沿垂直方向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跃仪表厂,未经上海新跃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8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