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7876.6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孔民秀;祝宇虹;张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博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调节 互动 辅助 行走 机器人 | ||
1.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型上面板(1)、U型下面板(2)、伸缩杆(3)、前轮(4)、两个后轮(5)、两个肘部支撑扶手(6)、两组手臂安全带(7)、操作手柄(8)、升降控制按钮(9)、背部安全带(10)和控制单元;
U型上面板(1)和U型下面板(2)通过伸缩杆(3)连接上下平行设置,U型上面板(1)和U型下面板(2)共同形成的凹形空间用于容纳直立的使用者;
U型下面板(2)的中间横板下方设置前轮(4),U型下面板(2)的左右板下方各设置一个后轮(5);
U型上面板(1)的左右板端部之间设置背部安全带(10);U型上面板(1)的左右板上表面各设置一个肘部支撑扶手(6),每个肘部支撑扶手(6)设置一组手臂安全带(7),U型上面板(1)的中间横板上表面设置有操作手柄(8)和升降控制按钮(9);升降控制按钮(9)控制伸缩杆(3)的伸缩,进而控制U型上面板(1)的升降;
控制单元嵌在U型上面板(1)内部;
控制单元根据操作手柄(8)的方向选择外部命令控制前轮(4)的运动方向,控制单元根据背部安全带(10)的跌倒触发指令,控制安全带弹簧开关,所述安全带弹簧开关产生向前拉力帮助人恢复站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处理器(101)、系统处理器(102)、超声波传感器(103)、超声波处理模块(104)、语音输入模块(105)、语音识别模块(106)、红外传感器(107)、LCD触摸屏(108)、语音合成模块(109)、语音输出模块(110)、驱动电路(111)、电动机(112)和主机无线通信模块(113);
控制处理器(101)和系统处理器(102)相互通信;
LCD触摸屏(108)的数据输入输出端与系统处理器(102)的数据输入输出端相连;
超声波传感器(103)的障碍物信号输出端通过超声波处理模块(104)与控制处理器(101)的障碍物信号输入端相连;
语音输入模块(105)的语音信号输出端通过语音识别模块(106)与控制处理器(101)的语音信号输入端相连;
操作手柄(8)的方向选择外部命令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器(101)的方向选择外部命令输入端相连;
红外传感器(107)的行动轨迹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器(101)的行动轨迹信号输入端相连;
控制处理器(101)的语音输出端指令通过语音合成模块(109)合成后,由语音输出模块(110)输出;
控制处理器(101)的运动指令通过驱动电路(111)下达给电动机(112),进而控制前轮(4)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控制处理器(101)的无线输入输出端与主机无线通信模块(113)的无线输入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控制处理器(101)采用型号为STM32F103的微处理器,系统处理器(102)采用型号为STM32F407的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环配件,手环配件的控制电路包括压力脉搏传感器(201)、热敏体温电桥(202)、信号处理电路(203)、手环内部单片机(204)和手环内部无线通信模块(205);
压力脉搏传感器(201)采集的脉搏信号和热敏体温电桥(202)采集的体温信号由信号处理电路(203)处理后发送给手环内部单片机(204),脉搏信号和体温信号通过手环内部无线通信模块(205)与U型上面板(1)内部的控制单元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适应调节和互动辅助行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手环内部单片机(204)采用型号为STC89LE52的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博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博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8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