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内后视镜的自动调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8240.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数松;周朝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B60R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自动 调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后视镜的自动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内后视镜,且所有内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内后视镜安装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接近上边缘的位置处,用于帮助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等外部信息的装置。现有的内后视镜,其功能较为单一,仅能起到获取本车外部信息的作用。为增加汽车内后视镜的功能,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使得汽车内后视镜具有调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光源进行调节镜片的反射光源的汽车内后视镜的自动调光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内后视镜的自动调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集本车后方的光源;
S102、采集本车的周围环境光源;
S103、判断本车后方的光源亮度是否大于环境光源的亮度,并且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进入S104步骤,若否,则转入S105步骤;
S104、调节镜片的颜色以使镜片反射出来的光源的亮度大于所述环境光源,并且大于第二预设值;
S105、判断本车后方的光源亮度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
S106、若小于第三预设值,则转入S104步骤。
进一步的,在S104步骤中,还调节汽车的外后视镜的镜片的颜色,以使所述外后视镜反射出来的光源的亮度大于所述环境光源的亮度,并且大于第二预设值。
本发明的汽车内后视镜的自动调光方法,通过两个光源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本车前方或周围的环境光源和采用本车后方的非本车车辆发出的光源,通过两者比较,随时调整内后视镜的颜色,使内后视镜的镜片反射出的光源与周围环境光相匹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后方车辆开远光时影响车主驾驶车辆的问题。增加了车主的体验度及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汽车内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内后视镜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透光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镜片组件与镜壳体的爆炸图。
图6是图1中去除镜片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2中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
后视镜本体10、安装结构14、连接结构12;半球形摄像头21、开关按钮22、麦克风23、指示灯25;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透明导电层33、导电反射层34、第一透光件35、第二透光件36;
后视镜本体10:镜壳体101,卡接结构102,镜框103,镜片104,半球形摄像头安装结构105,第二透光件安装结构106,减震结构107;
镜壳体101:TFT卡槽1011,圆形孔1012,第二围合壁1013,第二内螺纹安装柱1014;
卡接结构102:第一围合壁1021,第二卡孔1023,第二单向卡块1024,第一及第二卡柱1025;
镜框103:凸块1031,第一窗口1032;
镜片104:第一玻璃1041,第二玻璃1042;
半球形摄像头安装结构105:限位柱1051,第一圆形挡边1052,第一限位槽1053,圆形盖板1054,第二圆形挡边1055,第二限位槽1056,第一内螺纹安装柱1057,安装支耳1058;
第二透光件安装结构106:第二窗口1061,侧壁1062,底板1063,第一卡孔1064;
减震结构107:减震帽1071,减震帽安装柱1072,挡块1073;
连接结构14:第一球头连接件141,固定座142,空心连接杆143,安装垫片144,第二球头连接件145;
第一球头连接件141:圆形安装片1411,第一球头1412,第三内螺纹安装柱1413,第一过线孔14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奥科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8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鼓风机的电动车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变道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