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9718.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高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37/02;A61P17/02;A61P2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白塞氏病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白塞氏病类似中医学的“狐惑病”,论其病因,古贤赵献可认为系由湿热蒸腐气血而成,西医学多责之自身免疫使然,白塞氏病每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久罹此病者多有免疫减弱和亢进同时并存的征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配方,含有如下成分:黄芪28-32g,生地黄28-32g,玄参28-32g,丹参28-32g,赤芍12-17g,昆明山海棠12-17g,僵蚕12-17g,细辛8-12g,黄连8-12g,金银花18-22g,露蜂房12-17g,甘草12-17g,土茯苓28-32g。
优选地,上述配方中含有如下成分:黄芪30g,生地黄30g,玄参30g,丹参30g,赤芍15g,昆明山海棠15g,僵蚕15g,细辛10g,黄连10g,金银花20g,露蜂房15g,甘草15g,土茯苓30g。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按下述方法使用的:
上述中药混合后加水煎服,每日一剂,30日为一个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有调节免疫、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提高T细胞功能,抗菌消炎,解毒解热,镇静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服用此方,可使白塞氏病临床症状较快地得以缓解,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最终治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配方,含有如下成分:黄芪28-32g,生地黄28-32g,玄参28-32g,丹参28-32g,赤芍12-17g,昆明山海棠12-17g,僵蚕12-17g,细辛8-12g,黄连8-12g,金银花18-22g,露蜂房12-17g,甘草12-17g,土茯苓28-32g。
优选地,上述配方中含有如下成分:黄芪30g,生地黄30g,玄参30g,丹参30g,赤芍15g,昆明山海棠15g,僵蚕15g,细辛10g,黄连10g,金银花20g,露蜂房15g,甘草15g,土茯苓30g。
治疗病例
本发明对36例白塞氏病的患者服用,男15例,女21例;年龄30-54岁;病程11个月~8年,急性发作,出现高热者1例,曾配合使用激素。
治疗结果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21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9例,好转(临床症状、体征部分减轻或消失)5例,1例服药24剂后中断治疗。
典型病例
患者,女,44岁,2003年5月4日初诊。
主诉:患白塞氏病5年余,近半年诸症加重,发无休止,用中、西药物,疗效不显。
现症:视物模糊变形,如遮云雾,头晕、咽干、自汗乏力、两膝肿痛、溲赤便秘、外阴糜烂,时有低热,易患感冒。检查:唇、舌、腭、颊黏膜有溃疡,全身多处疖肿,两膝下有8枚暗红色结节,两手背有3处脓肿。自述:因静滴药物引起。舌黯、苔薄少津,脉弦细,症属湿热酿毒,气阴两伤,痰瘀互结,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逐痰,清热解毒利湿,拟用扶弱抑亢汤加味治之,服用18剂后,视力明显好转,溃疡面全部愈合,全身疖肿及手背脓肿已消,下肢结节亦散,膝痛已止,头晕未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高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高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9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