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1229.2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涛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电缆在电网中使用量很大,为提高其运行可靠性,供用电企业安装大量在线式状态检测装置。通过测量电缆接地线上的脉冲电流分析信号的强度和活动频率,实现配电电缆绝缘状态的检测和故障诊断。
我国供用电企业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上述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1.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比如:在很多情况下,电磁干扰会通过接地网、接地母排、终端的高压开关柜/环网柜等传播到电缆接地线上;另外,配网中多条电缆馈线的接地线经常是就近先连接在一起,不同电缆之间的局部放电脉冲电流也会互相干扰,难以确定真实发生局部放电的电缆,影响诊断效果;2.固定安装大量在线式检测装置,费用高,经济性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利用差分法电容检测装置检测电缆局放时,不用改变电缆附件的结构,利用耦合的检测方式避免了与高压电缆直接的电气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利用差分法电容检测装置检测电缆局放时,不用改变电缆附件的结构,利用耦合的检测方式避免了与高压电缆直接的电气连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包括机壳、信号显示器、信号发生器、第一引线口、第二引线口、引线、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机壳上端的一个数据端口与信号发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机壳侧面设有第一引线口和第二引线口;所述第一引线口与第一引线柱通过引线连接,第二引线口与第二接线柱通过引线连接;所述机壳上还安装有与信号发生器电路连接的信号显示器;所述机壳上还安装有积分电阻调节旋钮;所述机壳内部设有检测装置及线圈铁芯。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阻抗、金属箔、金属屏蔽筒和绝缘垫圈;所述金属箔贴在金属屏蔽筒上,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设置在电缆的两端,金属箔与金属屏蔽筒之间形成一个等效电容,接线柱一端的电缆接头发生局放时,等效电容耦合作用,两个金属箔之间的检测电阻检测到局放信号。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部的铁芯通过线圈螺纹缠绕,线圈的进线口一端接在信号发生器上,出线口一端接在积分电阻R2上。
优选的,所述机壳、引线口、引线和接线柱外表面均为绝缘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利用差分法电容检测装置检测电缆局放时,不用改变电缆附件的结构,利用耦合的检测方式避免了与高压电缆直接的电气连接,而且由于差分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抑制噪声;投运带电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放检测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局放检测装置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局放检测装置线路连接图。
图中:1机壳、101检测阻抗、102金属箔、103金属屏蔽筒、104绝缘垫圈、11积分电阻调节旋钮、2信号显示器、3信号发生器、31数据线、4第一引线口、5第二引线口、6引线、7第一接线柱、8第二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成盘电缆局放检测装置,包括机壳1、信号显示器2、信号发生器3、第一引线口4、第二引线口5、引线6、第一接线柱7和第二接线柱8;所述机壳1上端的一个数据端口与信号发生器3通过数据线31连接,机壳1侧面设有第一引线口4和第二引线口5;所述第一引线口4与第一引线柱7通过引线6连接,第二引线口5与第二接线柱8通过引线6连接;所述机壳1上还安装有与信号发生器3电路连接的信号显示器2;所述机壳1上还安装有积分电阻调节旋钮11;所述机壳1内部设有检测装置及线圈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涛,未经陈国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