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1522.9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反馈 电路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roomairconditioner),调节温度、湿度、挂式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目前,空调多是应用电流反馈电路来进行通信,现有技术中的电流反馈电路通信回路在待机时也需要消耗电流、产生较多的功耗,消耗电能,增大用户成本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反馈电路,以解决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会产生待机功耗、增加用户成本输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上;
待机时,所述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流源、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接在电流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发射端分别同时接供电电压和第二微处理器;
待机时,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截止,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且其室内机和室外机是通过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进行信号传输的。
本发明在现有电流反馈电路上的光电耦合器和光电耦合器之间,增设了一个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可以分别利用该光电耦合器及分压电阻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和截止,从而达到通过电流反馈电路传输信号的目的。具体地,在电流反馈电路待机时,光电耦合器截止,分压电阻用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以维持所述电路在接收激活信号的状态。因为待机时光电耦合器保持截止,不再需要导通电流的维持,因此可以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流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所示:
一种电流反馈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K1、光电耦合器K2、开关单元和分压电阻R。具体地,分压电阻R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之间,光电耦合器K1的发射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入端与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之间,光电耦合器K2的接收端接在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之间,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在电流反馈电路输出端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关单元可以由三极管、IGBT、MOS管等开关管及其电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格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