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3126.X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强;徐永纪;庄继珍;胡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思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53 | 分类号: | F04B45/053;F04B39/00;F04B39/16;F04B39/12;F04B39/10;F02M2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泄漏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设置有燃油蒸气排放控制系统,收集汽油箱的汽油 蒸气,并将汽油蒸气导入气缸参加燃烧,从而防止汽油蒸气直接 排出大气而造成污染。同时根据发动机工况,控制导入气缸参加 燃烧的汽油蒸气量。
泄漏检测是泵燃油蒸气排放控制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 部分,泄漏检测泵通常是与汽车燃料罐相连,可用于检测系统内 蒸气是否存在向外界大气泄漏的情况。现有的泄漏检测泵可能存 在密封性差的问题,往往会影响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用于汽车燃油蒸气排放控制系统中的 泄漏检测泵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的 改进型泄漏检测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设计合理、密封性好的改进型泄漏检测泵。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泄漏 检测泵,包括:
泵体;
泵盖,扣合在泵体底部并与泵体合围形成过滤腔,所述过滤 腔与外界大气联通;
燃料腔,开设在泵体底部,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在出口 端设置有用于联通或隔断燃料腔与过滤腔的排气密封件,且排气 密封件与出口端内壁呈线接触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出口端的端面朝着出口 端内壁方向延伸形成呈环状圆锥面设置的接触面,且出口端的端 面与接触面呈α角度设置,5°<α<15°。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所述泵体内还开设有真 空腔以及压力腔,所述真空腔与压力腔通过隔膜相互隔断且真空 腔位于压力腔上方,所述压力腔通过第一单向阀与过滤腔联通, 且压力腔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燃料腔联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由过滤 腔朝向压力腔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由压力腔朝向燃料腔开启。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所述隔膜呈盆状设置且 隔膜的开口朝向真空腔设置,隔膜的边沿与泵体内壁密封连接且 隔膜能沿着泵体内壁上下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在隔膜底部固设有拉杆, 所述拉杆竖直向下依次穿过压力腔、燃料腔延伸至过滤腔并固连 有排气密封座,所述排气密封件套设在排气密封座面朝出口端一 侧。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在排气密封座背离出口 端一侧套设有位于过滤腔内的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与泵盖内 壁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在隔膜底部还竖直固设 有阀板,泵体顶部开设有与阀板对应设置的凹槽,在凹槽外部设 置有干簧管,所述阀板能竖直向上移动并使干簧管导通。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在阀板外套设有位于真 空腔内的主弹簧,主弹簧的一端与隔膜底部固连,另一端与泵体 内壁固连。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在泵体顶部还开设有连 接管道,在连接管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道与真空腔通断的 衔铁密封件,且衔铁密封件与干簧管电气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泄漏检测泵中,所述过滤腔通过软管与 真空腔联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操作;将燃料腔出 口端的接触面设置成环状圆锥面,使得排气密封件与出口端由原 来的面接触变成线接触,增强了密封性,有利于相关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泵体;11、凹槽;12、连接管道;20、泵盖;31、 过滤腔;32、燃料腔;321、入口端;322、出口端;323、接触面; 33、压力腔;34、真空腔;41、第一单向阀;42、第二单向阀; 50、隔膜;51、拉杆;52、阀板;61、排气密封座;62、排气密 封件;71、主弹簧;72、辅助弹簧;80、干簧管;90、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进型泄漏检测泵包括:
泵体10;
泵盖20,扣合在泵体10底部并与泵体10合围形成过滤腔31, 过滤腔31与外界大气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思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思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3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