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渡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3664.9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昌;王永刚;赵凤启;王海涛;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2 | 分类号: | B61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渡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铁路保持快速发展,铁路里程超过十万公里,据统计,2014年我国铁路运送旅客超过23亿人次,火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列车以及铁路站台投入使用。现有的站台与铁道车辆车体外侧之间存在较大的横向距离,旅客在上下车时依靠渡板在站台和列车车厢间通行,以避免旅客在上下车过程中因踏空发生危险。
图1为现有渡板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渡板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现有辅助乘客上下车的渡板由一块波纹钢板折弯制成,渡板两端一般向下折弯成一定角度,渡板中部30水平,用于旅客行走。在使用时,将渡板一端10置于列车车厢地板上,另一端20搭接在站台上,旅客通过渡板上下车。
但是,随着新建站台的投入使用,目前车站存在有低站台、标准站台以及高站台等不同高度的站台,列车停靠在不同站台时,车厢地板面有可能会与站台存在较大高度差,当乘客通过渡板时,渡板容易产生滑动甚至侧翻,因而不利于旅客上下车的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渡板装置,旨在为了解决当站台高度与车厢地板面存在较大高度差时,现有渡板会产生滑动,不利于乘客安全通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渡板装置,包括:车辆连接板、站台连接板以及多个踏板单元,车辆连接板与车辆连接,站台连接板与站台连接,多个踏板单元在车辆连接板与站台连接板之间依次连接,每个踏板单元与相邻的踏板单元之间水平铰接。
本发明提供的渡板装置包括:车辆连接板、站台连接板以及多个踏板单元,车辆连接板与车辆连接,站台连接板与站台连接,多个踏板单元在车辆连接板与站台连接板之间依次连接,每个踏板单元与相邻的踏板单元之间水平铰接。通过将多个相邻渡板单元之间水平铰接,形成了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柔性连接结构,从而当列车车厢地板面与站台存在较大高度差时,使渡板不易发生滑动或者侧翻,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高度的站台,提高乘客上下车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渡板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渡板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渡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渡板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渡板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渡板装置包括:车辆连接板1、站台连接板2以及多个踏板单元3,车辆连接板1与车辆连接,站台连接板2与站台连接,多个踏板单元3在车辆连接板1与站台连接板2之间依次连接,每个踏板单元3与相邻的踏板单元3之间水平铰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渡板装置的两端分别为车辆连接板1和站台连接板2,其中,车辆连接板1放于车辆车厢地板100内,站台连接板2平放于站台上。在车辆连接板1和站台连接板2之间连接有多个水平铰接的踏板单元3,通过水平铰接使得踏板单元3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能力,以适应站台与车辆车厢地板100之间高度差的变化,使乘客更顺利地上下车。
优选的,车辆连接板1的顶部可以设置为朝向车辆的斜面11,从而避免乘客踩踏时发生磕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3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