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4059.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0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瑜;屈霁云;宋江涛;魏海涛;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燃液体 排放试验 飞机 地面试验 飞机机身 飞行试验 排出 适航 泄漏 取证 发动机舱 飞行状态 易燃液体 泄漏区 民用航空 积存 发动机 安全 排放 试验 | ||
本发明涉及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中,对发动机、APU及飞机机身可燃液体泄漏区域的可燃液体排放有明确的要求。为满足适航取证的要求,必须建立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在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中证明发动机舱、APU舱、飞机机身可燃液体泄漏区泄漏的易燃液体能安全排出而无积存,排出时也不会产生其它危险。在飞机适航取证“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中,运用“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完成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该试验方法安全、可靠,飞行状态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是应用于运输类飞机发动机舱、APU舱、设备舱及其它可燃液体泄漏区域的可燃液体排放飞行试验及地面试验。
背景技术: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中,对发动机、APU及飞机机身可燃液体泄漏区域的可燃液体排放有明确的要求。为满足适航取证的要求,必须建立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在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中证明发动机舱、APU舱、飞机机身可燃液体泄漏区泄漏的易燃液体能安全排出而无积存,排出时也不会产生其它危险。在此之前,我国关于飞机可燃液体排放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未进行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方法,满足适航取证(合格审定)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的要求。
本发明创造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试验准备阶段
在飞机上安装飞机可燃液体排放试验设备,在飞机架内敷设的喷液管路并与试验设备相连;
在飞机的试验区域—发动机舱、APU舱、飞机机身可燃液体泄漏区可能泄漏的部位布置喷液点;地面试验用清水模拟漏油在发动机、APU地面停车状态进行排液能力验证,通过计量收集到的水量进行判断合格与否;合格判定准则是在排液口收集到的水不小于试验区域喷射水量的90%,试验区域内部单个积水部位液体积存量不超过44毫升;如果合格进行下步试验,不合格则改进飞机设计直至合格。
地面试验用染色液模拟漏油在发动机、APU地面开车状态下进行排液功能试验,飞行试验用防冰染色液模拟漏油在各种飞行状态下进行排液功能试验,发动机、APU停车后,拍摄染色液染色图谱的彩色照片、检查染色痕迹、经染色图谱分析判断合格与否。合格判断准则是染色液不可进入通风口,不能进入发动机、APU进排气系统,试验区域的液体不能进入飞机其他部位等有潜在火源的地方;如果合格进行下步试验,不合格则改进飞机设计直至合格。
步骤2:地面试验
地面试验分发动机、APU停车和发动机、APU开车两种状态。
发动机、APU停车状态下排液能力验证步骤如下:
飞机处于停机姿态,向试验区域分别以需要的流量喷射清水2min,在排液孔处收集排出的清水,流量按适航审查部门认可的喷射清水流量;停止喷射后等待10min,用量筒计量排液孔处收集到的水;合格判定准则是在排液口收集到的水不小于试验区域喷射水量的90%,如果合格进行下步试验,不合格则改进飞机设计直至合格。
停止喷射后等待10min,打开试验区域舱门,检查试验区域内液体积存情况,收集单个积水部位的清水,用量筒计量所收集到的单个积水部位的水;合格判定准则试验区域内部单个积水部位液体积存量不超过44毫升;如果合格进行下步试验,不合格则改进飞机设计直至合格。
发动机、APU开车状态下排液功能验证步骤如下:
试验前清洗发动机舱、吊架、APU舱、货舱、设备舱、起落架舱、发动机进气和排气部位、APU进气和排气部位等可能着色的部位;
飞机处于停机姿态,迎风停放;
试验前对以下部位进行拍照:发动机舱、吊架、货舱、设备舱、起落架舱、APU舱、客舱等部位的内外表面,发动机进排气部位、APU进排气部位及可能着色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