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护眼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4376.5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侯力宇;倪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护眼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学生护眼灯及配套光色温、频谱及强度的参数的反馈系统。LED护眼灯包括电源模块一、主控模块一、通信模块一、LED灯珠模块;配套光色温、频谱及强度参数的反馈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二、主控模块二、通信模块二、传感器模块;本发明的护眼灯关心眼睛接收到的光,并根据学习的情景智能调节灯光的色温、强度等要素,使护眼灯发出的光根据科学原理,减缓使用者眼睛的疲劳程度,并根据使用者学习的时间长短合理调节光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眼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护眼灯系统。使用者的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色温、强度,合适的光线减缓使用者眼睛的疲劳程度,并根据使用者学习的时间长短合理调节光线以提高使用者的学习效率。
背景技术
1、据教育部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和16-18岁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分别高达40.89%、67.33%和79.20%。某直辖市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报告,目前近视高发于9~13岁,特点是低龄化、高度数,近视度数高于600易导致视网膜病变,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相关专业不能录取,所以预防近视的工作刻不容缓,“不良的视觉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正确等是造成近视发生或发展的重要原因”。
2、LED灯具有多种优点:环保特性,无污染、无紫外线、红外线和热辐射;光线质量高,由于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故没有热量,没有辐射,不会给人眼带来负担,长时间阅读或工作不会有眼睛发疼发胀的现象;显色性好,有利于减少人眼的疲劳程度,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帮助;维护成本低,LED灯寿命长。LED灯作为学生学习时使用的护眼灯日益流行。
3、当前市场上的学生用护眼灯都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眼睛接收的光线,比如有一些号称全光谱的护眼灯,就没有考虑到使用者佩戴防蓝光镜片的情况,在使用者佩戴防蓝光镜片时使用全光谱的护眼灯会造成使用者看白色的物体偏黄,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使用者佩戴防蓝光镜片同时使用一般的LED灯,一般的LED灯蓝光的强度相对比较大,但是防蓝光镜片过滤的蓝光比例与一般的LED灯蓝光的强度不一定匹配,会造成使用者眼睛接收到的蓝光过多或者过少。
4、当前市场上的学生用护眼灯都没有考虑到用光的属性来促进使用者学习效率,也没有考虑到出厂后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及其设置来调整光的属性,从光的属性来促使使用者在情绪、睡眠、生长等方面发挥预想的作用。
5、目前LED光衰没有国家标准,各个厂家使用的芯片不一样,使用相同的时间光衰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设计上相同的芯片散热不同光衰也不相同,这导致用户使用的护眼灯光线的参数与出厂时不尽相同。
6、目前LED等相关的专利,可分为如下几类:
1)调光类,如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110004079.1》、《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光源,使光源变化后假设人眼镜能得到适合的光线,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考虑到了人眼的距离,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人眼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只是假设通过距离的计算可以推测出人眼接收到光的强度,暂不论推测是否准确,仅人眼的方向、是否戴眼镜、眼镜的透光性能都有可能导致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的实用效果不理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反向调节,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也没有考虑到根据使用者学习时间的长短来智能的调节光线来增强使用者的学习效果。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只是简单的检测光线强度,并没有对光线的频谱等其它性质进行检测,有一种可能是光线强度没有问题,但都是蓝光,使用者在这种环境下使用申请号为《201410735164.9》、《201310180067.3》的发明专利所述护眼灯非但不能护眼,反而会造成视力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