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6150.9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峰;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M15/256;D06M13/144;D06M13/224;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面层 过滤 材料 处理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及其设备,属于烟尘滤料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等污染物。目前,我国控制燃煤火电厂燃烧粉尘颗粒排放的主要设备由以往的单纯电除尘器逐渐转变为以滤袋为核心的袋式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从而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但是,随着国家环保标准对于粉尘排放浓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也随之亟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具体的政策没有出台,但是企业明确要求除尘效果达到超低超净排放,排放浓度控制在10毫克以下,对于滤料的选择和滤袋的加工是一项挑战。
中国专利文献CN 101721855 A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复合玻璃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在玻璃纤维滤料表面结合一层纳米纤维,从而提高玻璃纤维滤料的过滤效率;在中国专利文献CN 101721855 A中所提及的玻璃纤维滤料仅涉及玻璃纤维滤纸这一种,而玻璃纤维滤纸与纳米纤维的结合强度较差,采用针刺毡作为滤料机械支撑载体,由于针刺毡表面较为粗糙与纳米纤维的结合强度有所提高,通过进一步针刺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常规滤料与纳米纤维的结合强度。但是由于针刺毡本身的性质和在针刺作业过程中造成的纤维表面的磨损,会使得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拒水拒油效果很差,不仅会大大降低运行阻力而且不便于清理过滤沉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及其设备,能够提高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的拒水拒油效果,且可以降低运行阻力,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浸入到表面处理液中然后取出沥干,所述表面处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固含量为60~7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40~80份、异丙醇5~10份、三乙酸甘油酯2~5份、苯甲基硅油5~1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二、将经过所述步骤一处理的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先进行低温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高温烘烤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低温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00~150摄氏度,所述高温烘烤处理的温度为300~400摄氏度。
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的设备,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滤料放卷机、表面处理浸渍池、干燥前导辊、加热器、烘烤后导辊和滤料收卷机,所述表面处理浸渍池中设置有浸渍导辊,所述加热器分为干燥前段和烘烤后段,且所述干燥前段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段,所述烘烤后段位于所述加热器的下游段;
所述表面处理浸渍池内盛装有表面处理液,且所述表面处理液的液面高度高度高于所述浸渍导辊的底面高度,所述表面处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固含量为60~7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40~80份、异丙醇5~10份、三乙酸甘油酯2~5份、苯甲基硅油5~10份;
所述干燥前段的加热温度为100~150摄氏度,所述烘烤后段的加热温度为300~400摄氏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浸渍导辊和所述干燥前导辊之间的沥干夹棍,所述沥干夹棍位于所述表面处理浸渍池的上方。设置所述沥干夹棍不仅可以提高所述表面处理液的沥干效率,而且可以回收从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上沥出的所述表面处理液,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及其设备,采用聚四氟乙烯乳液处理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从而可以提高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的拒水拒油效果,并采用特定配方的表面处理液使聚四氟乙烯乳液的成膜性较好,从而改善聚四氟乙烯乳液的表面处理效果,提高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的表面光滑程度,降低运行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米纤维面层过滤材料后处理工艺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6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工业废渣石膏为原料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
- 下一篇:十二基色浆料在线调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