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6239.5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宇;马申奥;吴轩;何磊;陈国迎;宗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40 | 分类号: | B60T13/40;B60T13/48;B60T8/2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重型 半挂车 紧急制动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重型半挂车制动安全方面,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该系统与半挂车气压制动系统相连,当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率大于门限值时系统开启,通过气压升降装置控制真空吸盘的升降,利用真空泵抽取真空吸盘内空气以达到系统所需真空度产生制动力,辅助半挂车进行紧急制动,同时在转弯制动时控制左右两个装置的不同真空度以实现半挂车稳定性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安全方面,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重型半挂车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高效和经济的优势,在货物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载重量重,尺寸大,质心高等特点,造成其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堪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随着社会对于汽车安全要求的提高,重型半挂车制动性能研究成为热点。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与高速公路的飞速拓展,车辆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当遇到紧急情况制动时,重型半挂车的制动系统不能保证在限定距离内停车,易造成追尾碰撞事故。同时由于半挂车的车轴主要集中在后部,与牵引车控制的供气管路距离较远,导致制动作用明显滞后于牵引车的制动不协调状态,因此产生惯性冲击力,易产生折叠现象。同时弯道转向制动时半挂车极易出现较大的路径偏移和侧翻,带来极大的行车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型半挂车制动性能的研究多集中在制动力分配、制动系统和控制阀优化方面,但是无法避免紧急制动情况下的追尾碰撞和侧翻、折叠等现象,也无法在制动系统回路故障的情况下实现减速停车。虽然国内已有负压制动装置的专利公开,但是该专利提供的装置仅适用于乘用车,使用附加的机械或液压动力源,且没有相应的操纵稳定性控制措施。因此有必要进行本发明的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利用负压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半挂车辅助制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重型半挂车的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半挂车车架后端下方左右分别安装一个紧急制动辅助装置,与半挂车气压制动系统串联联通。它包括控制开关、辅助制动气室、升降器、真空吸盘、真空泵。控制开关与安装在制动踏板处的速度传感器线性连接,开关开启后半挂车储气筒内的压缩气体经继动快放阀进入辅助制动气室,推动升降器控制真空吸盘的升降,同时接通真空泵的电源,使真空吸盘解除地面时内部趋于真空状态而与大气压形成负压产生制动力以辅助半挂车进行紧急制动。
技术方案所述的当制动踏板处的速度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率大于门限值时,控制开关打开,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启动,当速率小于门限值时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关闭。
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器为气压升降装置,动力源为车辆气压制动系统内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
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停车后,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或按下设置在驾驶室的收回按钮使辅助制动气室断开与制动阀的连接,使升降器回到初始位置,收回真空吸盘。
技术方案所述的系统可以根据制动踏板处的速度传感器判断当前制动工况下的紧急状况,据此状况调节真空泵吸取真空吸盘内腔的空气体积,以在内腔内形成大小不同的内压提供对应不同的辅助制动力。
技术方案所述的半挂车转弯制动时,系统触发,通过控制左右两个紧急制动辅助装置中真空泵吸取不同体积的腔内空气达到不同真空度以实现半挂车转向稳定性控制;具体的来说,半挂车向左不足转向时,控制左侧装置产生比右侧装置大的真空度;向左过度转向时,切断左侧装置连接,仅触发右侧装置;向右不足转向时,控制右侧装置产生比左侧装置大的真空度;向右过度转向时,切断右侧装置连接,仅触发左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6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