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6999.6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冯芳;王超;夏裕坚;习益锋;李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载波 聚合 切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设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一个主小区和若干辅小区;主小区用于调度信息传输,辅小区用于本基站主小区下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传输;检测出用户设备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切换,获得第二基站的主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根据用户设备的覆盖测量报告从第二基站辅小区中选出候选辅小区;向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候选辅小区信息;目标小区根据保存的第二基站辅小区的预留资源信息,从候选辅小区中选出目标辅小区;向所述用户设备转发包含目标辅小区信息的切入请求确认消息。本发明减少了切换时延,降低载波间信号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技术的发展,LTE用户业务量和数据吞吐量不断增加,传统LTE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于是演进出LTE-Advanced技术,其引入了一个标志性技术:载波聚合技术。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载波聚合成一个更宽的频谱,同时也可以把一些不连续的频谱碎片聚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更宽的频谱,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随着4G业务的发展和速度竞赛的不断推进,运营商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总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在未来的移动待宽市场上,运营商会更加注重对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的研究,以解决在有限频谱资源上用户速率受限的瓶颈。载波聚合技术就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处于连接态的用户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或因网络覆盖,或因网络负荷等原因,导致其在连接的小区下信道质量发生变化,影响业务速率,为了保证用户业务的质量,系统会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另一个通信质量更好的小区,此时需执行切换操作。然而在载波聚合场景下,由于多载波的选择和激活操作,多载波间无线资源管理,增加了切换操作时间;具体如:由于切换过程中载波聚合处理流程待来的时延问题,或者是确定目标基站小区列表的过程耗时高的问题。还存在多载波间的信号干扰等影响了切换成功率的问题,具体如:多载波间互相发送数据而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或者目标基站确定出的小区列表的合理性问题导致切换失败的问题。
可见,传统的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切换时延长,且存在载波间信号干扰,难以保障用户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业务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减少切换时延,降低载波间信号干扰,保障用户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的业务服务质量。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包括:
分别设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一个主小区和若干辅小区;主小区用于调度信息传输,辅小区用于本基站主小区下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传输,辅小区在为用户设备分配预留资源后,将预留资源信息发送至本基站主小区进行保存;
检测出用户设备从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切换,获得第二基站的主小区作为目标小区,并根据用户设备的覆盖测量报告从第二基站辅小区中选出候选辅小区;
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候选辅小区信息;
目标小区接收所述切换请求消息,根据保存的第二基站辅小区的预留资源信息,将候选辅小区中为用户设备分配有预留资源的小区选作目标辅小区;
通过第一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转发切入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入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目标辅小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切入请求确认消息进行基站切换。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分别设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一个主小区和若干辅小区;主小区用于调度信息传输,辅小区用于本基站主小区下用户设备的数据信息传输,辅小区在为用户设备分配预留资源后,将预留资源信息发送至本基站主小区进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6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