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7587.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名涛;孙松林;谢方平;蒋蘋;吴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薛端石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少耕 油菜 栽植 方法 | ||
1.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开沟起厢
采用浅旋耕和旋耕开排水沟装置开沟起厢,浅耕层高度6cm~8cm,并在浅耕层中间开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与深度分别为14cm~20cm,工作幅宽180cm~240cm;同时为防止开排水沟后土块回流至沟内,排水沟两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且在排水沟顶部浅耕层设置倒角α;
2)开拓植苗沟
待步骤1)中排水沟开通完毕后,利用开小沟装置,以排水沟为中心,在排水沟两侧的浅耕层上对称开拓植苗沟,植苗沟尺寸因幼苗钵苗尺寸、苗龄差异和种植密度差异而不同,植苗沟宽度2cm~3cm,植苗沟深度4cm~6cm,行距16cm~24cm;而后采用机械化栽苗机构,将油菜幼苗均匀直立地放置在植苗沟内;
3)开拓苗根覆土施肥沟
待油菜幼苗种植后,在油菜幼苗种植两侧采用挤沟装置挤出苗根覆土施肥沟,将油菜幼苗植苗沟两侧的土壤向植苗沟内挤压,促使油菜幼苗与种植土壤紧密接触,类似于传统种植的覆土环节;苗根覆土施肥沟深度与植苗沟深度相同,沟宽2cm~4cm;且与油菜幼苗一侧的距离3cm~5cm;
4)开拓覆肥排水沟
待机械化种植和覆土后,为防止肥料流失,在相邻两个油菜幼苗之间采用挤沟装置挤出覆肥排水沟,覆肥排水沟将土壤挤向苗根覆土施肥沟以覆盖苗根覆土施肥沟中的肥料,实现覆盖肥料的作业效果;覆肥排水沟基本参数是:深度小于植苗沟深度2cm~3cm,沟宽为苗根覆土施肥沟沟宽二倍,且覆肥排水沟与油菜幼苗间距为植苗沟行距的一半;
5)确定最佳作业效果
油菜幼苗种植株距R可根据机械化栽苗机构行驶速度调节,为提高作业质量,植苗、覆土、覆肥工序交错进行,具体表现在植苗沟、苗根覆土施肥沟、覆肥排水沟的起始位置,苗根覆土施肥沟在种植的油菜幼苗后R1的位置,开始覆土施肥;在覆土施肥后R2的位置开始覆肥开沟,其关系为R/3<R2<R1<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密植条件下单次作业种植12~16株油菜幼苗,稀植条件下单次作业种植10~14株油菜幼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倒角的范围是30°<α<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挤沟装置为转动式圆盘开沟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覆肥排水沟用于厢面排水或用于施肥装置同步施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若机械化种植和覆土后无需施肥,则无需此环节;或在机械化种植作业机械上不设置对应的施肥装置,或将该施肥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挤沟装置为转动式圆盘开沟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板田少耕油菜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幼苗种植株距R为16cm~2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75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