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脱硫实验装置及脱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8016.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6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霞;赵丹惠;韦春成;王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L9/02 | 分类号: | C10L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装置 煤粒 氢离子 煤炭脱硫 反应器 上法兰 脱硫 纳米二氧化钛粉末 硫化氢 加工技术领域 化学反应 水蒸气 反应器腔体 反应器外壁 腔体相连通 氢氧根离子 紫外线照射 反应器腔 节能环保 煤炭燃烧 反应时 光电管 硫元素 下法兰 氧化性 蒸汽管 支撑网 插设 拆装 开孔 内壁 伸入 盛放 脱除 涂抹 紧凑 密封 体内 分解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脱硫实验装置及脱硫方法,属于煤炭燃烧前的选洗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反应器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法兰和下法兰密封,在上法兰的开孔中插设能够伸入反应器腔体内的光电管;在反应器外壁上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蒸汽管,在反应器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盛放煤粒的支撑网。发生反应时,煤粒上涂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将水蒸气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与煤粒中的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硫化氢,从而将煤中的硫分脱除。该实验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易于拆装,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燃烧前的选洗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炭脱硫实验装置及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从煤矿中开采出来的原煤在放入炉内燃烧、热解或完成其它的工业环节时,有必要脱除其中的灰分和硫分,以便于实现煤的清洁高效燃烧,节约煤炭在运输和污染物后处理方面投入的费用。现有的脱硫方法有物理脱硫,化学脱硫等,但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脱硫所需温度高,化学反应所采用的氧化剂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等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加温和安全的脱硫方法。
而现有的脱硫装置在烟气脱硫方面较为成熟,对于煤炭在洗选过程的脱硫装置,需要有着较强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的材料,而温和安全的脱硫方法对材料的要求也小一些。因此,有必要提出可温和安全脱硫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炭脱硫实验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拆装,节能环保。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煤炭脱硫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反应器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法兰和下法兰密封,在上法兰的开孔中插设能够伸入反应器腔体内的光电管;在反应器外壁上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蒸汽管,在反应器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用于盛放煤粒的支撑网;在蒸汽管上设有进气阀,进气阀与反应器腔体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流量计、第一压力表及第一温度计,在反应器外壁上还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放气管,放气管上设有第二温度计和放气阀;在上法兰上设有第三压力表及第三温度计。
若干支撑网通过设置在反应器腔体的内壁上的若干固定块固定。
所述若干固定块对称布置在反应器腔体的内壁上。
所述光电管通过电线与电源相连。
电线上设有开关。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实验装置对煤粒进行脱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煤粒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粉,然后将反应器进行密封;
2)关闭放气阀,打开进气阀,使水蒸气从蒸汽管中通入反应器腔体中,同时为光电管通电,观察反应器上的压力表读数,达到2~3个大气压力后,关闭进气阀;
3)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煤粒上涂覆的纳米二氧化钛粉催化水蒸汽,水蒸汽被分解为H+和OH-,H+离子渗入到煤粒的孔隙中,反应生成H2S,溢出到煤粒外面,煤粒中的硫分被脱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煤炭脱硫实验装置,在反应器的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煤粒的支撑网,反应器的腔体内部还插入了用于照射紫外线的光电管,反应器一侧壁设有蒸汽管,能够给反应器腔体提供蒸汽。发生反应时,煤粒上涂抹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将水蒸气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具有氧化性,能够与煤粒中的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硫化氢,从而将煤中的硫分脱除。在反应器的上法兰、侧壁的蒸汽管以及放气管上依照需要设置了流量计、温度计及压力表,对腔体内的反应进行监控,保证实验设备安全可靠。该实验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易于拆装,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未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8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