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鸡营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8882.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惠强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30;A23K10/38;A23K20/163;A23K1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2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鸡 营养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蛋鸡营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的常用饲料包括,一、能量饲料:玉米、糙米、稻谷、高粱、小麦麸、次粉、全脂米糠、脱脂米糠、小麦、油脂;二、蛋白质饲料:膨化大豆、豆粕、豆饼、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芝麻粕、葵花籽粕、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全鱼粉、下杂鱼粉、水解羽毛粉、肉粉和肉骨粉;三、矿物质饲料:磷酸钙类、骨粉、石粉、贝壳粉、四、特殊添加剂:植物酶、着色剂。
鸡从育雏到成熟,大约需要180天左右,在健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多种营养物质,比如钙、磷、锰、钾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如果饲料能量不足或者缺少了某种必需成分,将会引起机体代谢出现问题,导致鸡发育缓慢,免疫力降低,死亡率高;如果饲料中营养成分过剩,鸡机体不能充分利用,造成浪费,增高饲养成本。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鸡的品质也越来越讲究,而目前蛋鸡饲料中蛋白质来源单一,营养含量较低,营养成分也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蛋鸡营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质量,增强蛋鸡的免疫力。
本发明蛋鸡营养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68~78份、玉米胚芽粕51~59份、醋糟61~67份、王瓜21~27份、钾长石粉18~24份、麦芽糖醇8~12份、短小芽孢杆菌1.2~1.6份、米曲霉1.7~2.2份、肠膜明串珠菌2~3份、水18~25份、黄果茄14~17份、胡桃油15~18份、红曲米15~18份。
作为优化,本发明蛋鸡营养饲料,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72份、玉米胚芽粕55份、醋糟65份、王瓜25份、钾长石粉20份、麦芽糖醇10份、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1.5份、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2份、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2.5份、水23份、黄果茄16份、胡桃油17份、红曲米15份。作为优化,钾长石粉的粒径为250目。
本发明蛋鸡营养饲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重量份数的醋糟、王瓜粉碎成60目的粉末,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钾长石粉、麦芽糖醇、水,混合均匀加热到90℃~100℃,保持30分钟,待冷却到33℃~36℃,然后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短小芽孢杆菌、米曲霉、肠膜明串珠菌,搅拌均匀,放置50~80小时;
b、将所述重量份数的黄果茄、红曲米粉碎成60目的粉末,然后混合均匀;
c、将所述重量份数的胡桃油加热到150℃~170℃,然后加入步骤b中的粉末,搅拌均匀;
d、将步骤a、步骤c中的混合物,同所述重量份数的玉米粉、玉米胚芽粕混合后搅拌均匀,放置60~90小时后,烘干装袋。
本发明蛋鸡营养饲料,由营养组分通过特殊的发酵和配比工艺制成。作为蛋鸡饲料能够满足蛋鸡产蛋的营养需求;特别是能明显的提高蛋鸡的产蛋质量,增强蛋鸡的免疫力,降低蛋鸡死亡率。
相关实验如下:在蛋鸡养殖场,进行为期100天的饲喂试验。选取1830只鸡分为3组,每组610只鸡。试验期间,试验鸡采用三层阶梯式笼养,自然通风,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饲喂4次,光照13.2小时。
对比组1:采用养鸡场常规饲料,重量比例为玉米59.0,粗蛋白16.8,四号粉10.0,麸皮4.0,豆粕18.0,鱼粉2.0,玉米蛋白粉4.0,酵母粉2.0,磷酸氢钙1.2,石粉1.0,食盐0.3;对比组2:采用对比饲料重量比例为玉米粉70、玉米胚芽粕55、醋糟65、EM菌液5;对比组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饲料。统计各个组鸡群的蛋重、破蛋数、总体的产蛋率、死亡率结果如下(表1)。通过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蛋鸡营养饲料的组别,在蛋重、破蛋数、总体的产蛋率、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
表1不同组鸡群实验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惠强,未经刘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8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