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蝎蝽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50647.8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9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宝文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蝎蝽养殖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完成;水域区域规划、蝎蝽放养、养殖管理、隔离土堆绿化种植、飞禽防治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方法实施简单、养殖方法、养殖数量大养殖的蝎蝽质地好适合热带鱼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蝎蝽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蝎蝽又叫水蝎、红娘华。体形多变,一般较细。头小,隐于前胸中。触角3节,喙3节。前胸长,呈颈状。前足长而弯曲,适于捕捉。腹末呼吸管细长。常见种有蝎蝽(Nepachinensis Hoff.)、中华螳蝎蝽(Ranatra chinensis Mayrt)。
在江西、湖南年发生1代,成虫在河流、池塘、湖泊等水域的底层石缝处或泥土中过冬;翌年3月出蛰活动;5月间交配并产卵于水生植物茎秆中;下旬若虫孵化。蝎蝽属肉食性昆虫,成虫及若虫捕食水蚤、蚊幼、椎实螺、扁卷螺、蜻蜓及豆娘的若虫;成虫可追捕刚孵化不久的鱼苗和小蝌蚪。此虫为益害兼有种类蝎蝽是一种适合热带鱼养殖饲料,其拥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抗病性的特点尤其适合鳟鱼、龙鱼的养殖。
目前蝎蝽都是野生采集,针对蝎蝽作为热带鱼养殖饲料的原料,而野生采集则需求量太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蝎蝽养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蝎蝽养殖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完成;
水域区域规划:规划养殖总区域的范围,将养殖地地面深挖50-70厘米并且夯实,外围埂沿体夯实,养殖地面内平铺20-30厘米厚度的干塘泥,并且敲碎干塘泥,再抛洒生石灰,在养殖地地面上用挖掘土堆成纵向或横向的隔离土堆,隔离土堆的高度在 70厘米-100厘米并且夯实,每个隔离土堆之间至少间隔120厘米-150厘米,在每条隔离土堆的左右底侧部砌筑防逃瓷砖,防逃瓷砖砌筑高度在40厘米-60厘米并且在防逃瓷砖砌筑上部安装遮阳横板,引水灌入静致3-5天后种植水草,同时投入水蚤、椎实螺、沼虾进行养殖,在两两隔离土堆的末端设置隔离网,
蝎蝽放养:春季放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每条隔离土堆沟放养规格为4-8厘米以上的蝎蝽3000尾-3500尾;放养雌雄比例为3:1,
养殖管理:水质: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每月一次,主要是提高pH 值和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与生石灰进行交叉使用,要适时注换新水,每15- 20 天换注一次,每次换注水位在20cm左右,
隔离土堆绿化种植:在每个隔离土堆上行距5-8米之间种植香樟树,
飞禽防治:在规划养殖总区域的范围外边设置外围网,并设置顶部隔离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方法实施简单、养殖方法、养殖数量大。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蝎蝽养殖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完成;
水域区域规划:规划养殖总区域的范围,将养殖地地面深挖50-70厘米并且夯实,外围埂沿体夯实,养殖地面内平铺20-30厘米厚度的干塘泥,并且敲碎干塘泥,再抛洒生石灰,在养殖地地面上用挖掘土堆成纵向或横向的隔离土堆,隔离土堆的高度在 70厘米-100厘米并且夯实,每个隔离土堆之间至少间隔120厘米-150厘米,在每条隔离土堆的左右底侧部砌筑防逃瓷砖,防逃瓷砖砌筑高度在40厘米-60厘米并且在防逃瓷砖砌筑上部安装遮阳横板,引水灌入静致3-5天后种植水草,同时投入水蚤、椎实螺、沼虾进行养殖,在两两隔离土堆的末端设置隔离网,
蝎蝽放养:春季放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每条隔离土堆沟放养规格为4-8厘米以上的蝎蝽3000尾-3500尾;放养雌雄比例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宝文,未经林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0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自动化垂钓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预防特种野猪仔猪白痢的特种野猪母猪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