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1188.5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淑芹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36/634;A61P25/02;A61P29/00;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俗称“面颌痛”、“颊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性、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局部无焮红肿胀,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为单侧突然发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
原料制成:川芎10-14克,蔓荆芥10-14克,防风10-14克,羌活10-14克,白芷10-14克,双花13-17克,连召10-14克,细辛1.5-5.5克,全蝎10-14克,蜈蚣3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川芎12克,蔓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双花15克,连召12克,细辛3.5克,全蝎12克,蜈蚣3条。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祛瘀。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症。
蔓荆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羌活:表散寒,有发汗、祛痰之效。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治头痛,解热,利尿,镇痛,镇静。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双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痈肿疔疮,喉痹,丹毒,血热毒痢以及各种炎症。
连召: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全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蜈蚣: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川芎10克,蔓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双花13克,连召10克,细辛1.5克,全蝎10克,蜈蚣3条。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川芎12克,蔓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双花15克,连召12克,细辛3.5克,全蝎12克,蜈蚣3条。
实施例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川芎14克,蔓荆芥14克,防风14克,羌活14克,白芷14克,双花17克,连召14克,细辛5.5克,全蝎14克,蜈蚣3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淑芹,未经宋淑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1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解痛经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