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2514.4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0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甘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25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茶制备方法,属茶制品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她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
现如今社会,人们生活越来越忙碌,工作越来越繁琐,使得许多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天面对电脑,不仅易疲劳,而且易出现肥胖病、“三高”或一些呼吸道、体虚等职业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藏茶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活血化痰及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在喝茶之余能够起到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新鲜的单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茶树嫩芽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及干燥后制成茶胚;
S2.将青稞、茯苓、陈皮、紫背天葵、佛手及红花风干后混合,并粉碎至20-50目;
S3.将茶胚粉碎至150-300目;
S4.将S2和S3得到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S5.搅拌后的混合物放入15-25℃的温水中,再加热至55-65℃,所述混合物与热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1:40,保温预煮2.5-3.5小时;
S6.预煮后加热至75-95℃,不停搅拌,熬煮1-1.5小时,熬煮后降温至35-45℃时放入蜂王浆,搅拌15-30分钟,待水温降至常温后过滤;
S7.将过滤后得到的混合物干燥,压制成块状薄茶砖。
所述步骤S1中的茶树嫩芽为茶树红苔。
所述步骤S1中茶胚的含水量低于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医疗藏茶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降血压,促进消化,消脂减肥,调理肠胃和心肺,减疲提神的效果,适合于忙碌、锻炼少的人群,医疗保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保健藏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新鲜的单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茶树嫩芽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及干燥后制成茶胚;
S2.将青稞、茯苓、陈皮、紫背天葵、佛手及红花风干后混合,并粉碎至20-50目;粉碎的越细,后续可通过过滤滤掉,减少后续茶砖中的原料含量,减少异味。
S3.将茶胚粉碎至150-300目;茶胚较粗,便于后续成型。
S4.将S2和S3得到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S5.搅拌后的混合物放入15-25℃的温水中,再加热至55-65℃,所述混合物与热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1:40,保温预煮2.5-3.5小时;从温水缓慢加热预煮,可以使原料浸泡一段时间,且不会伤害药性和茶胚原味,预煮还能使中药原料药性充分熬出。
S6.预煮后加热至75-95℃,不停搅拌,熬煮1-1.5小时,熬煮后降温至35-45℃时放入蜂王浆,搅拌15-30分钟,待水温降至常温后过滤;中药原料预煮后再熬煮,可以将其内药性完全熬出,降温过滤后,茶胚和中药中就含有药性,加入蜂王浆后,原料具有黏性,也方便后续成型。
S7.将过滤后得到的混合物干燥,压制成块状薄茶砖。
所述步骤S1中的茶树嫩芽为茶树红苔。
所述步骤S1中茶胚的含水量低于4%。
为了方便本制备方法的实施,提高藏茶的医疗效果,本实施例还给出了制备方法中藏茶的原料含量,具体为:
医疗藏茶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
茶胚72%-78%、青稞3%-8%、茯苓5%-10%、陈皮3%-5%、紫背天葵2%-4%、佛手3%-8%、蜂王浆5%-10%及适量的红花。
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最好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未经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2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盐皮蛋早餐粥
- 下一篇:一种野菊花清热解暑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