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型输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2555.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付爱明;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康利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59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自动 排气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型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主要用于给患者输送药液或血液,其结构主要包括插针、上输液管、滴斗、下输液管、调节开关以及注射针;其中在上输液管和滴斗的连接处、滴斗和下输液管的连接处的孔径都和输液管的孔径是一致的,这样在采用上述结构的输液器给患者进行输液时,当开启调节开关后,随着液体的进入在输液器内部可能会产生气泡,产生的气泡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流动,当气泡经过上述连接处时,由于其管径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气泡会顺利流经该处进入下输液管内,这样当气泡流动到注射针处时因为没有经过破碎所以就很可能会通过注射针针孔进入人体,从而形成气栓,严重时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文献CN201061645Y(国际公布号为W2010/048778A1)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气防气泡输液器,其包括滴斗、上输液软管和下输液软管,滴斗的进液口连通上输液软管,滴斗的出液口上套接设有下连接管,下连接管下端与下输液软管相连,下连接管的上端向上延伸在滴斗内形成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与下输液软管相导通;此外,在排气管的周壁上轴向设置有导液缝隙,导液缝隙同样与轴向通孔相导通。上述输液器使用时,当液体进入滴斗后,随着液体在滴斗中产生的压强和滴斗内部空气压强之和的逐渐增大,克服了液体在导液缝隙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体突破缝隙进入轴向通孔进行导液。在上述压强克服表面张力的过程中,由于滴液时产生在滴斗底部的气泡已经上浮,因而进入轴向通孔的液体不再具有气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气泡的产生。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输液管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滴斗内部,在排气管周壁还设置有导液缝隙,结构复杂,而且加工难度大,加工时对铸模的要求也很高,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制造成本;第二、该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防气泡的功能设置了所述导液缝隙,但是要实现防气泡的目的,是需要在开启输液器的调节开关后确保进入滴管内的液体没过排气管一定的高度,保证液体在滴斗中产生的压强足以克服液体在导液缝隙中的表面张力作用时,液体才会突破缝隙进入轴向通孔进行导液,这就需要使用者等候一定时间才可以真正实现连续滴液,使得该输液器使用并不方便,而且输液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但同样可以起到防气泡作用,且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型输液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型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进气导管、空气过滤器、上导管、三通滴管、药液注射件、滴斗、排气柱、长导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连接座、静脉输液针细导管、静脉输液针针柄和静脉输液针针管;所述上导管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所述瓶塞穿刺器和进气导管,所述进气导管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空气过滤器;所述上导管的底部通过三通滴管与所述滴斗的顶部连接,所述三通滴管上连接有所述药液注射件;所述滴斗的底部通过排气柱与所述长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长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静脉输液针连接座,所述长导管与静脉输液针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药液过滤器,所述长导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所述静脉输液针连接座与所述静脉输液针细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静脉输液针细导管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静脉输液针针柄和静脉输液针针管。
进一步地,所述瓶塞穿刺器上套接有瓶塞穿刺器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静脉输液针针管上套接有静脉输液针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导管、上导管、长导管、三通滴管、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细导管和静脉输液针连接座均采用医用级PVC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瓶塞穿刺器护套、空气过滤器、流量调节器和静脉输液针护套均采用HDPE制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型输液器,通过增加自动排气功能的排气柱,从而可以起到防气泡作用;与传统输液器相比较,该自动排气型输液器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康利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康利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2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行硬盘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视频推流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手写输入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