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排量机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2969.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排量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磨擦,从而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小磨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等各种设备,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它一般包括泵盖和泵体,在泵盖和泵体之间用螺钉连接,泵体内设有内转子、外转子、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传统的机油泵在高速运转时流量(或排量)比较大,而发动机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大的流量,在这个过程中,多余的机油造成发动机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因此发动机耗功较大,从而使发动机油耗较大,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的效果。为此出现了可变排量机油泵,即在机油泵本体上设置偏心设置的定子和转子、以及回油路控制腔,定子上设弹性元件,当回油路控制腔内油压增大直至克服弹性元件上预压力时,定子转动,并且改变了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矩,使得排量减小;但是由于可其排量减小与弹性元件产生的压力成线性关系,虽然实现了可变排量,但是当发动机转速上升后,由于排量减小过快,机油泵无法持续供应发动机所需油压。
因此,就需要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其具有二级变排结构,其排量的减小能够持续供应发动机所需油压,实现覆盖全工况的能量节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其具有二级变排结构,其排量的减小能够持续供应发动机所需油压,实现覆盖全工况的能量节省。
本发明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包括机油泵本体及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机油泵本体上的电磁阀,所述机油泵本体包括偏心环、反馈油腔Ⅰ和反馈油腔Ⅱ,所述反馈油腔Ⅰ通过反馈油路Ⅰ与系统主油道连通并产生用于迫使偏心环朝着使机油泵排量减小的方向推动的油压,所述反馈油腔Ⅱ通过反馈油路Ⅱ与系统主油道连通并通过电磁阀的开关产生用于抵抗反馈油腔Ⅰ所产生的推力的油压。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设有用于与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导线及信号输入接头,所述机油泵本体上设有用于规范导线布置的线夹。
进一步,所述偏心环上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具有对应反馈油腔Ⅰ所产生的油压的初始变量压力。
进一步,所述偏心环外圆周壁在径向上延伸形成阻力臂,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阻力臂的一侧与所述机油泵本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偏心环外圆周壁在径向上延伸形成动力臂,所述机油泵本体设有用于容置动力臂的凹位,所述反馈油腔Ⅰ及反馈油腔Ⅱ分别形成于动力臂与凹位之间。
进一步,所述反馈油腔Ⅰ和反馈油腔Ⅱ被设在动力臂上的密封件分开,且所述密封件也是偏心环的转动中心。
进一步,所述机油泵本体还包括设在偏心环内的转子,所述转子上沿径向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将偏心环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积值不等的液压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反馈油腔Ⅰ为常通油腔,能够通过反馈油路Ⅰ与系统主油道连通并产生用于迫使偏心环朝着使机油泵排量减小的方向推动的油压,使排量减小;当发动机转速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电磁阀动作使反馈油腔Ⅱ得以通过反馈油路Ⅱ与系统主油道连通并产生用于抵抗反馈油腔Ⅰ所产生的推力的油压,从而使排量的减小能够持续供应发动机所需油压,实现覆盖全工况的能量节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2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石油气汽车气瓶储气回收及充装装置
- 下一篇:电动注脂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