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3147.X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印佳敏;杨劲;袁长春;黄长华;沙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14 | 分类号: | F02C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能源 冷却 循环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余 热锅炉、热水型空调机组、热交换器、蒸汽轮机及凝汽器,所述燃气轮机的排 烟口与余热锅炉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排汽口与蒸汽轮机的进汽口连接,所述 蒸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余热锅 炉的凝结水入口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尾部设有热水换热器,所述热水换热器 与热水型空调机组之间通过热媒水供水管与热媒水回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热水型空调机组与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形 成循环回路,所述凝汽器的进水口与循环水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凝汽器 的出水口与循环水回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回水管的出水口与热交换 器的进水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 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循环水回水管的出水口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冷却塔的进 水口连接,另一路与热交换器的进水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以及冷却塔的 出水口分别与循环水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凝汽器与余热锅炉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给水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冻水供水管上设有冷冻水升压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热媒水回水管上设有热媒水升压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 交换器的出水口与循环水供水管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冷却塔 的出水口与循环水供水管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水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燃气轮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发电机连接,所述蒸汽轮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发电机 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热水型空调机组为溴化锂空调机组。
9.一种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燃气轮机产生的烟气输入余热锅炉,加热给水产生蒸汽进入蒸汽轮机, 蒸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却变成凝结水,凝结水 经过给水泵升压进入余热锅炉;
在余热锅炉尾部设置热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的热媒水进入热水型空调机 组,热利用后的热媒水回至热水换热器;热水型空调机组产生的冷冻水进入热 交换器,吸热后形成的冷冻水回水回到热水型空调机组内;
在凝汽器内通入循环水供水冷却乏汽,循环水供水吸热后形成循环水回水, 循环水回水进入热交换器冷却;在热交换器中冷却的循环水回水构成循环水供 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站冷却循环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如下步骤:
循环水供水吸热后形成的循环水回水分为两路,其一路进入冷却塔冷却, 另一路进入热交换器冷却;在冷却塔与热交换器中冷却的循环水回水汇合后构 成循环水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31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床
-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复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