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3165.8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麦瑞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凝血 原发性 痛经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的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是一个长期的、易复发的疾病,由于七情失调等导致气血不调,气滞不行,血瘀胞宫,不通则痛;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及行经以后,气弱鼓动不足,血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风冷寒湿客于冲任、胞中,或素禀阳虚,阴邪内盛,致血滞不行,留聚作痛;以及经期产后感湿热之邪,或宿有湿热内蕴,稽留于冲任,蕴结于胞中,与经血相搏,故发为痛经。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痛经在辨证治疗中多结合痛经发生的时间及兼证辨寒热虚实。如掣痛、绞痛、刺痛、拒按为实;隐痛、坠痛、喜揉喜按为虚;灼痛得热反剧属热;冷痛得热减轻属寒;胀甚于痛,矢气则舒,属于气滞;痛甚于胀,经行血块排出,腹痛减轻,属于瘀;经前、经期疼痛为实,经后痛为虚。多数医家认为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两亏和肝肾虚损五个证型。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主要以减少月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和对症治疗为主,通过运用前列腺素酶抑制剂,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防止出现过强或痉挛性子宫收缩,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然而其疗效不能持久,不能彻底治愈痛经,且存在着明显的药物副作用问题。中医通过整体辨证论治入手,治疗痛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祖传痛经方药的基础上,苦心研究,精心配伍,采用现代工艺,提供了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本病症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最大程度上解决患者的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原料制成:护心草、泽兰、竹根七、三对叶丹参、香附、石刷把、鸡血藤、刺五加、白术;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原料制成:白芷、肉桂、老鹤草、银线草。
虽然本发明组方中的个别单味药虽然具有治疗痛经的作用,但均不足以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增加内服药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与外用药物配合使用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的筛选组方试验,进一步优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对叶丹参10-15份、泽兰13-18份、护心草8-13份、竹根七15-20份、香附5-10份、石刷把8-12份、鸡血藤9-15份、刺五加15-18份、白术8-12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芷3-8份、肉桂5-10份、老鹤草8-20份、银线草4-10份。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芷3-8份、肉桂5-8份、老鹤草10-15份、银线草4-7份。
进一步优选地,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对叶丹参12份、泽兰15份、护心草9份、竹根七15份、香附7份、石刷把10份、鸡血藤12份、刺五加15份、白术10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芷5份、肉桂8份、老鹤12份、银线草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麦瑞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麦瑞特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3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肾亏损证型痛经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