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3884.X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夏钢;方芳;陈斌;夏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太阳能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然而作为家庭的使用目前还是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器等单一的设备上,不仅对太阳能利用率十分有限,而且对电网整体而言益处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这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充电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能够就近给系统周围的家庭直接供电,并可接入电网对电网形成有益补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电池板调节装置、汇流箱、光伏逆变器以及交流配电柜;所述光伏电池板设于电池板调节装置上,多个光伏电池板组成光伏阵列,光伏阵列和汇流箱连接,汇流箱和光伏逆变器连接,光伏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汇流箱里设有避雷器、直流熔断器以及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板调节装置包括活电动支架、照度测量器以及PLC控制器,光伏电池板设于电动支架上,电动支架和照度测量器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光伏电池板的背板采用热塑料性聚脂材料封装,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封装。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支架采用铝合金或者镀锌钢材。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支架调节的最大角度为6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就近给系统附近的房屋供电,并且可以通过对电动支架进行调节最大程度的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而且还可以在电网负荷较大的时候将本系统所转换的电能反馈给电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板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充电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1、电池板调节装置、汇流箱、光伏逆变器以及交流配电柜;所述光伏电池板设于电池板调节装置上,多个光伏电池板组成光伏阵列,光伏阵列和汇流箱连接,汇流箱和光伏逆变器连接,光伏逆变器和交流配电柜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汇流箱里设有避雷器、直流熔断器以及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板调节装置包括活电动支架2、照度测量器3以及PLC控制器,光伏电池板1设于电动支架2上,电动支架2和照度测量器3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电池板1的背板采用热塑料性聚脂材料封装,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支架2采用铝合金或者镀锌钢材。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支架2调节的最大角度为60度。
使用的时候,光伏电池板1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送到汇流箱,再静光伏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之后最终送到交流配电柜,光伏电池板1通过电动支架2设置在民宅屋顶上,照度测量器3设置在电动支架2上,以此来感受光照的方向,然后PLC控制器(在图中未示出)以此为依据通过电动支架对光伏电池板1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其尽量正对阳光,最大程度的吸收太阳能,其最大调节角度为60度。转换的电能可以通过配电柜直接给附近名宅使用,也可以在电网负荷较大的之后直接并入电网给其减压,方便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38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