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电视节目干扰通话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55387.3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0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任连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9 | 分类号: | H04N21/439;H04N21/43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视节目 干扰 通话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话防干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电视节目干扰通话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机顶盒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软件系统功能不断增强,很多机顶盒已经可以支持有线以太网及WIFI无线网络的网络接入。在此同时,在用户家庭,手机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座机成为人们主要的通讯工具,通常用户在使用机顶盒收看电视节目时,可能因为听不到手机铃声或注意力集中在电视节目上而错过手机来电提醒和信息接收提醒,同时接听来电时由于电视声音的干扰,必须到卧室或者阳台等安静的环境进行通话。
目前的电视机顶盒,尽管已经往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主要的功能都是提供在与电视节目的联动及互动社交方面,目前还没有能够根据手机通信情况控制电视节目的机顶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智能机顶盒无法根据室内用户通话情况智能调整电视节目播放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电视节目干扰通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智能手机与智能机顶盒建立无线连接;
智能手机对来电情况进行实时监听,当有来电且来电持续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阀值时,智能手机向智能机顶盒发送来电通知;
智能机顶盒接收来电通知后将节目音量调小或者静音。
进一步地,智能手机对通话状态进行监听,当手机通话结束时,智能手机向智能机顶盒发送通话结束通知,智能机顶盒接收通话结束信息后将节目音量还原至通话前的音量。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与智能机顶盒通过WIFI或者蓝牙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设定的时间阀值为4—6秒。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电视节目干扰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机及智能机顶盒,所述智能手机与智能机顶盒无线连接,智能手机对来电情况进行实时监听,当有来电且来电持续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阀值时,智能手机向智能机顶盒发送来电通知,智能机顶盒接收来电通知后将节目音量调小或者静音。
进一步地,智能手机对通话状态进行监听,当手机通话结束时,智能手机向智能机顶盒发送通话结束通知,智能机顶盒接收通话结束信息后将节目音量还原至通话前的音量。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与智能机顶盒通过WIFI或者蓝牙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设定的时间阀值为4—6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手机收到来电时,机顶盒控制电视静音或缩减音量,提醒用户有手机来电,以免用户在观看节目时注意力集中在电视节目上,而错过手机来电提醒,同时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用户不必再因担心电视声音干扰而到阳台或者卧室等安静的环境接听电话,当通话结束后,机顶盒自动退出静音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在手机收到来电时自动静音的机顶盒,使得机顶盒能够监听手机来电和通话结束,并通过控制电视静音向用户发出提示,同时提供一个安静的通话环境,当通话结束后自动退出静音模式。在实现上分为手机端的应用程序及机顶盒端的接收处理模块。手机与机顶盒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连接,在手机端的应用程序监听到手机来电后和通话结束后向机顶盒模块发出信息,机顶盒通过控制电视音频输出提醒用户有手机来电,并提供安静的通话环境,通话结束后自动退出静音模式。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手机与机顶盒建立无线连接;连接方式包括蓝牙、WIFI等,具体方式视手机端连接能力及用户选择而定。
步骤2:手机端应用程序与机顶盒内接收程序建立连接,机顶盒接收程序开始监听来自手机客户端发来的消息。
步骤3:手机端应用程序开启监听功能,监听手机来电信息和通话结束。
步骤4:手机来电时,手机客户端监听到手机来电,延时两秒(防止骚扰电话),再次监听,若来电仍在持续,则发送来电信息给机顶盒接收程序。
步骤5:机顶盒端程序接收到手机客户端发来的来电信息,控制音频信号输出,使电视机进入静音模式。
步骤6:通话结束时,手机客户端监听到通话结束,发送通话结束信息给机顶盒接收程序。
步骤7:机顶盒端接受程序收到手机客户端发来的通话结束信息,恢复音频信号输出,使电视机退出静音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5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