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FGFR1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55734.2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5273063B 公开(公告)日: 2018-06-12
发明(设计)人: 陈林;谭乔燕;金旻;杜晓兰;王晓凤;王权;徐伟;王先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07K7/08 分类号: C07K7/08;A61K38/10;A61P19/02;A61P29/00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400042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肽 制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治疗骨性关节炎 下游信号通路 关节腔注射 特异性结合 关节软骨 免疫原性 模型小鼠 关节炎 显著性 基质 可控 退变 应用 延缓 缓解 进程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FGFR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活性的多肽R1‑P1,其能够与FGFR1特异性结合,并对其活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显著抑制FGFR1主要下游信号通路MAPK中p‑ERK的活性,将R1‑P1肽关节腔注射DMM模型小鼠后能显著性降低关节软骨退变和基质丢失水平,延缓关节炎进程。且该多肽具有分子量小、制备简单、质量可控、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可制备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FGFR1活性的多肽R1-P1,及其在制备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和继发的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节软骨损伤退变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应用透明质酸钠和氨基葡萄糖来营养润滑关节从而缓解症状,然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软骨退变的进程。关节炎发展到后期,常采取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和关节置换手术。然而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的关节损伤退变的治疗药物。

目前药物靶点的筛选主要集中在细胞膜受体和代谢相关的酶类,如IL-1受体、前列腺素E2合酶(PGES)、TNF-α、Bmp7等。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类具有自身磷酸化活性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其相应配体F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在组织器官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4种FGFR,即FGFR1、FGFR2、FGFR3和FGFR4。研究小组前期利用tamoxifen可诱导关节软骨特异性敲除FGFR1小鼠模型,通过分析3种关节炎模型(衰老模型、抗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Antigen-induced Arthritis,AIA)、创伤诱导的关节不稳定模型(Destabilization ofthe Medial Meniscus,DMM))的关节病理及量化评分,结果显示关节软骨细胞敲除FGFR1能够延缓衰老、AIA模型导致的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PGs的丢失并减轻DMM模型导致的关节软骨结构破坏。FGFR3表达升高、MMP-13表达下降可能是FGFR1敲除保护关节软骨的潜在机制。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靶向抑制FGFR-1可能是缓解或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和退变的新策略。因此,以FGFR1为干预靶点,筛选FGFR1特异结合多肽,研究其在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疾病中的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FGFR1活性的多肽,其具有分子量小、制备简单、质量可控、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在制备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调节FGFR1活性的多肽R1-P1,氨基酸序列为Gly-Pro-Pro-Asp-Trp-His-Trp-Lys-Ala-Met-Thr-His。

2、上述调节FGFR1活性的多肽R1-P1在制备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R1-P1多肽能够与FGFR1特异结合,并且该多肽具有分子量小、制备简单、质量可控、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另外,本发明通过建立小鼠膝关节炎模型并注射R1-P1肽发现,R1-P1肽可以延缓DMM模型小鼠的关节炎进程,提示其在制备缓解或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图1为ELISA法验证R1-P1肽与FGFR1的结合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5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