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铝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7362.7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史卫利;汪贺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帝科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徐冬涛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局部 接触 钝化 发射极 晶体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电子浆料,尤其是指一种适合晶体硅局部背钝化太阳能电池使用的铝浆,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铅、与钝化层之间附着力优异、BSF层形成良好、外观光滑平整的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铝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有发电效率高、性能稳定、工业化工艺成熟等特点,目前光伏发电领域中使用晶体硅为基材的占到整个光伏发电领域的95%以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是太阳光照射在电池片上光在电池片的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能够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激发出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在PN结两侧形成的内建电场中相互分离。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通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将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一定的电压差。晶体硅表面缺陷态的升高导致太阳能电池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表面钝化技术通过饱和晶体硅表面处的悬挂键,降低表面活性,从而降低少数载流子的表面复合速率。
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是德国FraunhoferISE公司研发的一种局部背接触电池技术,它是通过激光器将电池背表面上的钝化层上进行开孔,然后再印刷或者蒸镀一层铝电极层,在开孔的部位铝和晶体硅形成欧姆接触,此方法一方面很好的避免了少数载流子在非开孔背表面的复合,另一方面实现了背表面低串联电阻的欧姆接触,显著的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应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的铝浆,要求在电池焙烧过程中,铝浆不能蚀穿非开孔区域的钝化层,但是铝浆要和钝化层之间形成较强的附着力,防止焙烧后的铝电极层脱落;在开孔区域能够和晶体硅形成较好的BSF层;铝电极层导电效果好,表面没有铝珠、铝苞等缺陷。
US2011/120535Al和WO2013/0366689公开了不具有或者仅具有较差的烧透能力的铝厚膜组合物。其发明涉及了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用铝浆的制备方法,浆料的组成成分有球形铝粉、有机中间体和一种或者多种玻璃料。该玻璃料主要选自含铅玻璃料,其中铅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53-57%,重量比为25-29%的二氧化硅,重量比为2-6%的氧化铝以及重量比为6-9%的三氧化二硼,这些铝厚膜组合物能够用于形成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铅、与钝化层之间附着力优异、BSF层形成良好、外观光滑平整的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铝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铝浆浆料经过丝网印刷在背表面钝化经过激光局部开孔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基片上、烘干、烧结后在电池片背面开孔处形成铝背场,在非开孔处与钝化层有较强附着力,铝膜表面没有铝珠、铝苞,不掉粉或者脱落,电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激光开孔局部背接触-钝化发射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铝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浆的组份及重量百分含量为:50.00%-75.00%的微米级铝粉、0.50%-2.00%的玻璃粉、15.00%-30.00%的有机中间体、0.02-1.00%的无机添加剂和1.00-2.50%的有机添加剂;且上述铝浆的组份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玻璃粉是无铅玻璃粉。
所述的玻璃粉为铋-硼-硅-锌硅酸盐体系的玻璃粉,该玻璃粉的组份及重量百分含量为:60.00%-75.00%的三氧化二铋、8.00%-20.00%的三氧化二硼、0.05%-1.50%的三氧化二锑、1.00%-8.00%的二氧化硅、7.00%-15.00%的氧化锌和0.50%-7.00%的氧化铝;上述玻璃粉的组份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玻璃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玻璃粉的各组份精确称量配料且使得该玻璃粉的各组份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各组份分别经过110℃-120℃烘干后均匀混合,混合后在1000℃-1200℃高温下熔炼0.5h-1.5h,接着熔炼物在电子级纯水中水淬得到玻璃渣;将玻璃渣球磨至粒度为2μm-5μm的玻璃粉,最后烘干得到无铅玻璃粉。
所述的有机中间体是由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粘稠液体,所述的树脂为酚醛树脂、低级醇的聚丙烯树脂、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为丁基卡比醇醋酸酯、松油醇、松节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甘醇丁基醚、正丁醇、乙二醇苯醚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帝科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帝科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7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伞
- 下一篇:蓄热式熔炼炉及其对黑色、有色或非金属矿进行冶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