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剂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7509.2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韩丰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丰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性病 中药 组合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由病毒引起的肝外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 物、这些中药组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特别是汤剂、以及这 些中药组合物及其剂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嗜肝性病毒病是 临床上最普遍而又最典型的病毒病,目前大量研究资料和临床资料已经显示病毒的多种特性,特别是感染宿主后能产生持续性病毒感染,是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根源, 是一切人类机体内各系统功能衰竭、导致人类衰老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嗜肝性病毒病是百病之源。
为了寻找能够有效地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药物,以解除患者的痛 苦,本申请发明人在积累了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心得的基础 上,从古方中筛选并组合出一种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中药组合 物,特别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由病毒引起的肝外系统疾病 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令肝浊音界异常能迅速地恢复正常, 患者病情能明显好转,不同系统的临床症状能逐步明显改善或达到临 床治愈的目的临床效果十分令人满意,是目前所用药物所不能比拟 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 由病毒引起的肝外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 中药组合物的制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用于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由病毒引起的肝外系统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包含 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本发明的基本中药组合物):
茵陈蒿12- 18份,柴胡9- 15份,连翘9_ 15份, 栀子10- 15份, 丹参9-15份,桃仁9- 15份, 黄芪12-18份, 郁金10-15份,黄岑10-15份, 生地/熟地12- 18份,白芍/赤芍10- 15份,枳实10-15份,
青皮10-15份,葛根12-18份。
优选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茵陈蒿15份,柴胡12份,连翘12份,
栀子10份, 丹参12份,桃仁12份,
黄芪15份, 郁金10份,黄岑10份,
生地/熟地15份,白芍/赤芍10份,枳实10份,
青皮10份,葛根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
云苓10-15份,瓜蒌仁10_15份.
优选其中云苓和瓜蒌仁的重量配比均为1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各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以汤 剂、片剂、冲剂、袋泡剂、口服液剂、胶嚢剂、滴丸剂、合剂、酊剂、 气雾剂、灌肠剂、薄膜剂、针剂、饮料剂、颗粒剂等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如下制备:将上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的 各种成分进行混合。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可以制备如下: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 的各种成分放入愛内,加入清水适量,一般四碗半。稍浸泡后,用猛 火煎至充分沸腾,收至小火煎20- 30分钟使其体积減小到原来的 1/4,滤渣后即得到所需汤剂。
中药水提方法和疗效:
煎煮中药这种方式虽然表面是落后、麻烦、费时、气味不良,但 不能否认煎煮这种中药水提有效成份的传统方法,仍然是保留有效成 份最多而又是最易于使用的一种方法,这方法不但节省资源,而且灵 活;能按病人情况随意进行更改方剂组成而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这 方式数千年来传统使用,在未有研究出该方的确实有效成份而予以提 取之前,至今仍应公认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它 仍被人乐于采用而暂时未能被其他方式加以取代。
中药水提有效成份与煎煮时间按中药性质有关,最初我们并未提 出具体要求,但随着临床观察发现,本方煎煮时间不应过长,系统比 较煎煮水提的时间(半小时、一小时、一小时以上)与疗效的关系, 以半小时效果最佳。近年来软缩肝脏时间明显缩短与煎药时间缩短明 显有关。估计本方著重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化湿渗湿为 主的中药有效成份易于水提、故不适宜过度煎煮使药性偏燥,更不宜 翻煎内服导致燥热反应引起临床不适,翻煎药物的药液虽仍具有色、 香、味、但其以糊精、淀粉、树脂质、木质纤维等为主要内容的话, 内服徒然无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丰河,未经韩丰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7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