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移相干涉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1142.1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杰;张海涛;马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9/02 | 分类号: | G01B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刘慧宇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误差 补偿 相干 信息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检测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移相干涉 信息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移相干涉信息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光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光学系统对光学加工和光学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求。传统的干涉信息处理方法是条纹跟踪法,通过直接判断干涉条纹中心确定其序号来计算 被测量。由于受到条纹判断准确性、待测波面的起伏程度影响,这种方法精度有限,不能满 足高精度光学检测的要求。
1974年Bruning提出移相干涉技术以来,移相干涉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能够 减小噪声的影响,在干涉条纹对比度不好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好的结果;降低了光强分布不 均匀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避免了激光高斯分布带来的影响。这种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利用移相 干涉图处理算法获得待测的相位分布。
移相干涉测量技术发展到至今已经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等步长移相、定步长移相和随 机移相。Novak提出了几种移相量为任意值的等间隔多步移相算法,并且通过理论分析和仿 真实验找到每一种算法的最佳移相量,当移相量为最佳移相量时相位误差最小。这种算法对 移相误差抑制能力较好,但是无法有效抑制光源的不稳定和振动。ShouhongTang提出了一种 相移量为已知量的非等间隔五步移相算法,这种算法能有效抑制移相误差,但是无法抑制光 源的光强不稳定。
基于等步长移相干涉检测技术,在进行等步长移相干涉测量时,干涉场的光强分布可表 示为
In(x,y)=A(x,y)+B(x,y)cos[φ(x,y)+δn(x,y)](1)
式中A(x,y)为背景光强,B(x,y)为调制光强,Φ(x,y)为待求解的相位分布,它包含了待测光波 波面的信息,δn(x,y)为引入的移相量。通过微位移移相控制系统在参考光和测试光之引入按 某种规律变化的移相量δn(x,y),从而获得多组方程以求解出Φ(x,y)。令
Bcos(x,y)=B(x,y)cos[φ(x,y)]
Bsin(x,y)=-B(x,y)sin[φ(x,y)](2)
那么待求的相位分布可表示为
设定代表实际采集的移相干涉图,每一幅干涉图对应的权重为wn,误差函数ε可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1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来测量几何特征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梁上体加强板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