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2889.9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君;吴佳磊;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H02M7/537;H02M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电平 高频 逆变器 | ||
1.一种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包括:开关电容单元(X)、反向串联开关管单元(Y)和全桥单元(Z),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单元(X)、反向串联开关管单元(Y)和全桥单元(Z)两两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电容单元(X)包括第一电解电容(C1)、第二电解电容(C2)、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三二极管(VD3)、第十二极管(VD10)、第十一二极管(VD11)、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和第三开关管(S3);所述第一电解电容(C1)和第二电解电容(C2)的电容值相等;所述第十二极管(VD10)的阳极、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第一开关管(S1)的漏级均和第二开关管(S2)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第十一二极管(VD11)的阳极均和第一开关管(S1)的源级相连接;所述第十二极管(VD10)的阴极和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十一二极管(VD11)的阴极、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均和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第三二极管(VD3)的阴极、第二电解电容(C2)负极、第二开关管(S2)的源级均和第三开关管(S3)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3)的阳极和第三开关管(S3)的源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串联开关管单元(Y)包括第四二极管(VD4)、第五二极管(VD5)、第四开关管(S4)和第五开关管(S5);所述第四二极管(VD4)的阴极和第四开关管(S4)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VD4)的阳极、第五二极管(VD5)的阳极、第四开关管(S4)的源级均和第五开关管(S5)的源级相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VD5)的阴极和第五开关管(S5)的漏级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单元(Z)包括第六二极管(VD6)、第七二极管(VD7)、第八二极管(VD8)、第九二极管(VD9)、第六开关管(S6)、第七开关管(S7)、第八开关管(S8)和第九开关管(S9);所述第六二极管(VD6)的阴极、第八二极管(VD8)的阴极、第六开关管(S6)的漏级均和第八开关管(S8)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VD6)的阳极、第七二极管(VD7)的阴极、第六开关管(S6)的源级均和第七开关管(S7)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VD8)的阳极、第九二极管(VD9)的阴极、第八开关管(S8)的源级均和第九开关管(S9)的漏级相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VD7)的阳极、第九二极管(VD9)的阳极、第七开关管(S7)的源级均和第九开关管(S9)的源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电源九电平高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容单元(X)中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与全桥单元(Z)中第六开关管(S6)的漏级相连接;所述开关电容单元(X)中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与反向串联开关管单元(Y)中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反向串联开关管单元(Y)中第五开关管(S5)的漏级与全桥单元(Z)中第六开关管(S6)的源级相连接;所述开关电容单元(X)中第三开关管(S3)的源级与全桥单元(Z)中第七开关管(S7)的源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28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用分线距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宽带电调移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