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3463.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华;刘艳华;林雪松;孙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部分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C09K11/06;C09K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吡喃键合 亚胺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在作为光致变色材料或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在作为光控荧光分子开关的应用。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S1:5-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的合成
在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中依次滴加浓硫酸、发烟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并将反应液密封放置过夜,而后所得反应液在0°条件下加入饱和NaOH溶液进一步反应,反应液经依次减压抽滤,洗涤,干燥,重结晶后得到5-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
S2:5-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的合成
将2.62g的5-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与2.2g还原铁粉混合,滴加少量浓盐酸,并以乙醇做反应溶剂,在80℃~90℃下加热回流反应1.5h~2.0h,反应完成后依次过滤,冷却,用碱中和后萃取分离出有机相,并进行干燥得到5-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
S3:N-甲叉基吲哚啉-4-硝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摩尔比为1∶0.8-1的4-硝基-1,8-萘酐与5-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混合,并以乙醇做反应溶剂,加热回流反应10h~14h,冷却后减压抽滤,干燥得N-甲叉基吲哚啉-4-硝基-1,8-萘酰亚胺;
S4:N-甲叉基吲哚啉-4-氨基-1,8-萘酰亚胺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2.05g的N-甲叉基吲哚啉-4-硝基-1,8-萘酰亚胺与0.05g还原铁粉混合后,加入无水乙醇和少量浓盐酸,加热回流反应,反应全程以薄层层析检测,直至原料完全消失,待反应液冷却后,依次过滤、干燥得到N-甲叉基吲哚啉-4-氨基-1,8-萘酰亚胺;
S5: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将3.28g的5-硝基水杨醛与2.05g N-甲叉基吲哚啉-4-氨基-1,8-萘酰亚胺混合,加入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加热回流3h~5h,依次冷却,洗脱,经过柱层析分离得到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方法,S1中,取8.00g 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缓慢滴加到20ml浓硫酸中,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再继续滴加发烟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滴加完成后继续反应3h后将反应液密封放置过夜;将所述反应液倒入装有冰块的烧杯中,向烧杯中缓慢滴加饱和NaOH溶液同时不断搅拌,直至有大量的红色蓬松固体出现,减压抽滤,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干燥,重结晶后得到5-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方法,S2中,将2.62g 5-硝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与2.2g还原铁粉混合,滴加0.5ml浓盐酸,并以40ml乙醇做反应溶剂,在85℃下磁力搅拌加热回流反应1.5h,反应完成后过滤,冷却,用碱中和后萃取分离出有机相,水相加入20ml三氯甲烷继续萃取,重复三次操作,合并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蒸干溶剂得到5-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与螺吡喃键合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方法,S3中,在氮气保护下,将1.36g 4-硝基-1,8-萘酐与0.92g 5-氨基-3,3-二甲基-1′-甲基-2-亚甲基吲哚混合,并以20ml乙醇做反应溶剂,加热回流反应12h,冷却后减压抽滤,干燥得N-甲叉基吲哚啉-4-硝基-1,8-萘酰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部分院,未经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部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3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