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端温度条件下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3896.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4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闫斌;王卫东;王宁波;张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志中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线路 过渡段 极端温度条件 稳定性分析 纵横向 施加 屈曲 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弹簧 轨枕 轨道结构 横向变形 模态分析 实体单元 完整模型 温度荷载 温度特征 线性弹簧 整体模型 梁单元 填充层 墩顶 扣件 模态 钢轨 路基 隧道 桥梁 分析 研究 | ||
1.极端温度条件下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完整模型,其中,钢轨、轨枕、桥梁采用梁单元模拟,扣件纵横向阻力、道砟纵横向阻力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墩顶抗推刚度采用线性弹簧模拟,路基填充层、隧道部分采用实体单元模拟;
(2)通过整体模型屈曲模态分析对轨道结构施加初始弯曲;
(3)针对极端温度特征对模型施加纵向非线性温度荷载,以此研究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横向变形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扣件纵横向阻力、道砟纵横向阻力的非线性约束参数按照现行规范或实测结果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桥梁梁单元的梁体中性轴至桥面和至支座的距离采用刚臂单元模拟,刚臂刚度取为主梁刚度的4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隧道实体单元依照实际结构进行模拟或仅模拟出隧道衬砌即可,模拟长度取为2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施加初始弯曲时,对系统第一阶模态各节点变形进行调幅,最大幅值取为0.45m的1/1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纵向非线性温度荷载采用二次曲线模拟,隧道口内外各取10m模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扣件纵向阻力按下式取值:
其中,扣件纵向阻力r,单位为kN,钢轨与轨枕间的纵向相对位移x,单位为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扣件横向阻力按下式取值:
其中,扣件横向阻力rH,单位为kN,钢轨与轨枕间横向相对位移x,单位为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道砟纵向和横向阻力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按下式计算:
其中,r表示阻力,单位为kN/m,u为桥梁和轨枕间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隧过渡段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纵向非线性温度荷载采用表达式拟合为二次曲线:
T=0.07x2+0.9x+5
其中T为钢轨应施加的温度,单位为℃,x为距离隧道口的距离,单位为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38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