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6047.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成;张广辉;宋婉玲;刘华春;朱琳;潘云;夏米蕊;蒋亚良;罗云;张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05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林下 套种 牡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银杏成材之前主要是扩大树冠、树干变粗的过程,这段时期若将银杏林荒置,则未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银杏是多年生落叶深根木本植物,具有明显的绿叶期和落叶期交替循环的特点。从银杏生育期看,银杏从春季开叶到落叶的时间为190天,有近半年的时间处于落叶期,也是银杏园间作的良好时机。利用银杏的绿叶期和落叶期交替循环的特点,在银杏绿叶期可套种阴性作物,在银杏落叶期可套种阳性作物。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五年生亩产可达3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成本低)。
油用牡丹在林下套种,不仅能节约土地,且通身是宝,牡丹籽可榨油、牡丹根皮可入药,花瓣、花蕊、花粉可制茶、化妆品等。
因此,若能将油用牡丹套种在银杏林中,既避免了银杏林的荒置浪费,又能在低投资下提高农户收入。
发明内容
为解决银杏林的荒置浪费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以充分利用林间闲置的地块,以短养长,创造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银杏林下套种油用牡丹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选地整地:于8月至9月,在银杏林地中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结合整地每亩按常规施入复合肥50千克或药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同时每亩施入辛硫磷颗粒剂4kg和生石灰50kg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和病菌;
(2)种子预处理:将油用牡丹种子接种于下列诱导萌发培养基中:Ms+0.03~0.05mg/L6-BA+10~15%体积比的椰乳+80~100g/L的玉米面+30~35g/L的土豆泥+3~5g/L的活性炭+30g/L的蔗糖+6%质量比的琼脂,pH值为5.2~5.4,并进行暗培养2~3天,取出油用牡丹种子;用新高脂膜加入温水制成800倍液,将白术的种子在该800倍液中浸种4~5个小时,能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然后捞出晾干,得到白术种子;
(3)播种:在步骤(1)整地后的畦面上按距两侧银杏树15~25厘米处开3~5厘米宽的沟,将步骤(2)所得油用牡丹种子和白术种子采用条播法间隔播入沟内,并覆土1厘米,使3质量份油用牡丹种子播入后再播入1质量份白术种子,每亩共用种50千克;
(4)田间管理:待油用牡丹幼苗长高至4~6厘米时,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同时将弱苗和过密的幼苗拔除掉;定苗后按10kg/亩施用腐殖酸水溶性肥,间隔40天后,再次施用复合肥,之后每间隔20~30天交替追施腐殖酸水溶性肥和复合肥,当油用牡丹苗长到高5~10厘米时停止施肥;此时,将白术植株在从距地面1~2厘米处向上全部作截干处理;
(5)采收:对田间做防护管理,直至油用牡丹生长3年,采摘牡丹种子。
所述步骤(1)、(4)的复合肥是市购钙镁磷肥。
所述步骤(1)、(4)的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为N:P2O5:K2O=25:4:8。
所述步骤(1)的药肥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芪药渣300~400份、麦麸300~350份、石膏70~80份、尿素10~20份。
所述步骤(4)的含腐殖酸水溶性肥的有效成分为N:P2O5:K2O=25:4:8。
所述步骤(5)的防护管理是及时除杂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旱季浇水抗旱、雨季疏沟排除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希尔康种植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