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口红花嫩枝扦插繁殖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6202.9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郝海平;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顺国际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口红 嫩枝 扦插 繁殖 效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口红花嫩枝扦插繁殖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口红花(Aeschynanthusspeciosus)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植物。常绿藤木,常栽植于悬篮中。叶对生,革质而稍带肉质,全缘,中脉明显,花腋生或顶生成簇。花冠筒状,鲜艳红色,如同口红,故取名口红花。口红花浓绿的叶片配上鲜红而又奇特的花冠,颇受人们的喜爱,是家庭居室垂吊观花植物中之佳品。口红花的繁殖以嫩枝茎尖扦插为主,繁殖材料来源受限,而且茎尖繁殖材料生根困难,容易腐烂,繁殖效率低,制约口红花产业化栽培、推广和销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一种提高口红花嫩枝扦插繁殖效率的方法,以解决嫩枝茎尖扦插繁殖效率低问题,且扩大繁殖材料来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口红花嫩枝扦插繁殖效率的方法,选取尚未进行花芽分化的枝条,在枝条中上部每个芽的下方0.5-1cm处用刀环割,7天后对母本枝条进行15-20天的黄化处理;插穗长度3-5cm,留1-2个芽,插穗生物学下端用0.1-0.2%高猛酸碱溶液消毒,而后晾晒60-80分钟,待伤口稍干后即可进行扦插。
优选的,扦插初期环境参数为基质含水质量百分比为65%,空气相对湿度为80%,遮荫300-400μmol.m-2S-2。
优选的,所述黄化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黑色聚乙烯薄膜将环割部位及芽体包裹,包裹2-3层,将包裹部位完全遮黑。
优选的,使用的扦插基质为直径为大粒珍珠岩,且扦插前珍珠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消毒24h,而后将珍珠岩从多菌灵溶液中取出晾晒,待珍珠岩的含水量达到65%时,铺设扦插床,珍珠岩厚度15cm为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运用本发明的方法茎中段也可扦插,扩大了扦插材料来源,扦插生根率达到90%,提高了口红花的繁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案:
1.扦插材料选取: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尚未进行花芽分化的枝条作为扦插的母本枝条材料。枝条中、前部腋芽饱满,营养丰富,嫩枝扦插优先选取部位。
2.扦插材料处理:
(1)环割处理:在母本枝条材料的中前端每个芽下方0.5-1cm处用刀进行环割处理,以增加芽体部位的营养积累。
(2)黄化处理:环割7后,对枝条进行15-20天的“黄化”处理。具体操作方法:用黑色聚乙烯薄膜将环割部位及芽体包裹,包裹一般2-3层,将包裹部位完全遮黑,使枝条叶绿素分解,增加皮层厚度和薄皮细胞数量,减少生根抑制物质,增加IAA等生根促进物质的含量。
(3)消毒处理:将母本枝条材料剪成3-5cm的枝段,作为嫩枝扦插的插穗,每个插穗包含1-2个芽,插穗的生物学下端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而后晾晒60-80分钟,待伤口稍干后即可进行扦插。
3.扦插基质:扦插基质以直径为大粒珍珠岩为宜。扦插前珍珠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消毒24h,而后将珍珠岩从多菌灵溶液中取出晾晒,待珍珠岩的含水量达到65%时,铺设扦插床,珍珠岩厚度15cm为宜.
4.扦插后管理:扦插后保持插床空气相对湿度80%,光照300-400μmol.m-2S-2。10天后开始生根,30天后可以分苗栽植。
运用如上所述方法茎中段也可扦插,扩大了扦插材料来源,扦插生根率达到90%,提高了口红花的繁殖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顺国际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顺国际花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翼风轮机发电
- 下一篇:热泵循环系统以及冷热联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