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6641.X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冠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计算 环境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捕获信息,分析和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对云计算环境带来稳定性隐患,以及如果有隐患则启动稳定策略以阻止隐患。通过采用该方法对云计算环境进行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解决了对于云计算的复杂度、处理量等方面的快速增加所带来的安全和稳定性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号数据处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从而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快捷的整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信息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对计算能力要求日益增加,待管理的数据日益庞大,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证与日常运营维护等技术的成本不断攀升。这对于企业来说,从效率、经济、数据处理方面来说提出了挑战。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出现,能够以低成本高收益地实现信息化方法。云计算是新的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大量计算机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它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功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MSP等先进的模式把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向云服务提供商租用服务器,把信息数据保存在云服务器上,而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硬件设备。而且云服务器对于用户来说,不光前期投入成本低,而且能耗小,后期维护费用低,有很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扩展性,所以云计算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然而,由于云计算环境融合了网络信息技术,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而不限于网络攻击、病毒侵入、网络节点上的连接故障、云服务器的故障、云计算环境管理平台的故障等等。这给云计算环境和平台的进一步普及带来稳定性问题和隐患,本领域技术中,研究和应用重点主要集中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虚拟化镜像和运行、负载均衡等方面,对于云计算的复杂度、处理量等方面的快速增加带来的稳定性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对此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云计算环境进行操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解决了对于云计算的复杂度、处理量等方面的快速增加所带来的安全和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云计算环境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步骤:捕获信息,分析和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是否对云计算环境带来稳定性隐患,以及如果有隐患则启动稳定策略以阻止隐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捕获信息包括:从云计算环境中实时捕获信息,以获取来自网络的疑似隐患的信息;云计算环境中的管理平台接收该疑似隐患的信息。分析和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云计算环境中的管理平台将该疑似隐患的信息进行类别分析并基于该类别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提取用于比较或匹配的可用信息。判断是否对云计算环境带来稳定性隐患包括:云计算环境中的管理平台将该疑似隐患的信息与在后台中存储或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或匹配,进而进一步确定疑似隐患的信息是否对云计算环境带来稳定性隐患;后台中存储或记录的数据包括关于历史稳定性隐患的信息或程序或应用或例程或计算机可读取片段,其或者来自本地的稳定性隐患信息本身,或者是存储于本地但来自远程稳定性隐患信息的副本;如果有隐患则启动稳定策略以阻止隐患包括:如果确定疑似隐患的信息对云计算环境带来稳定性隐患,则云计算环境中的管理平台启动用于稳定性的安全策略,对疑似隐患的信息进行阻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冠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冠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