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6880.5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凯;胡青春;程子专;陈永秋;谢文平;罗啸宇;常俸瑞;聂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线路 超出 设计 条件 自然灾害 时弃线保杆 装置 | ||
1.一种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子连接部和导线支承部,所述的导线支承部又包括:
两个对称的壳体(6),壳体为圆管状,两壳体轴向对接,壳体的外端口内腔设有台阶、结合端外圆上均设有若干对接用耳状凸台,正上方的耳状凸台除对接用孔外还设有与所述绝缘子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孔,两壳体结合端正下方开有圆形孔连通圆管内腔;
两根左右对称的移动柱(4),为依次增大的三级阶梯轴状,小径段变至中径段处设有过渡圆弧面(16),小径段直径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外端口内径,小径段变至中径段的轴肩对应于所述壳体外端口内腔的台阶,大端面上开有径向的上大下小阶梯槽,阶梯槽(15)都为半圆形;
一根吊柱(13),状为竖立的两端大中间小阶梯轴,下端设有用于夹持导线(3)的夹线头(2);
所述的两移动柱(4)大端相对地安装在所述的两壳体(6)内,并将所述的吊柱(13)上端夹在两移动柱(4)大端半圆形大槽中,两移动柱(4)的小径段变至中径段过渡弧面(16)处套有弹性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子连接部包括:以连接件连接的两个瓷横担绝缘子U形抱箍(10),两U形抱箍(10)的下部直接与所述的导线支承部上耳状凸台的孔用连接件连接,两移动柱(4)的轴线与导线(3)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以连接件连接的两个瓷横担绝缘子U形抱箍(10),以及分别连接U形抱箍(10)和所述导线支承部上耳状凸台的过渡连接件(17),过渡连接件(17)的结构为:一矩形块,上部开有通孔、下部中间开有平行于上部通孔轴线的凹槽,凹槽的两侧板上开有同一轴线、且垂直于所述上部通孔轴线的通孔,两移动柱(4)的轴线与导线(3)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线头(2)为与吊柱(13)下端连为一体的线夹结构,其接合面上加工有径向线槽,深度小于导线(3)直径,导线(3)放置于线槽内并通过螺钉(1)将线夹、导线(3)和吊柱(13)连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柱(4)小径端加工有安装弹性档圈(5)的卡槽,小径段变至中径段过渡弧面(16)的圆周均布有2个或3个平面(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线路受超出设计条件的自然灾害时弃线保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圈(7)为具有弹性的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8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调节器用阀帽装置
- 下一篇:齿轮箱排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