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站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6928.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平;许光素;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污水处理 处理 微生物 气溶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站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器及其配件准备,采样膜及其采样膜收集器具的准备及高温高压灭菌;
2)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现场采样,运行空气采样泵,抽滤空气至无菌的玻璃纤维滤膜上,截留 空气微生物至采样膜上,记录采样过程中的气象参数;
3)采样膜的收集及存放,用无菌镊子将截留空气微生物的采样膜转移至无菌铝箔纸上密封,如不能立即 对样品进行后续处理,将其冻存-20℃或者-80℃的冰箱内待用;
4)DNA提取,提取玻璃纤维膜上的微生物DNA;
5)目的片段扩增,细菌16SrRNA和真菌18S基因PCR扩增;
6)高通量测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和真菌的目的序列进行测序;
7)序列分析,将下机的目的片段DNA序列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得到优化序列,去除嵌合体序列后 进行OTU聚类分析,对OTU的代表序列在Silva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微生物气溶胶中细菌 和真菌的分类;
8)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根据鉴定的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信息,对微生物气溶胶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 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样器采用中流量总悬浮微粒便携式采 样器,配以总悬浮颗粒物的颗粒物切割器,采样膜为亲水性的玻璃纤维膜,采样膜收集器具包括无菌 的镊子、铝箔纸、自封袋、直径为90mm的玻璃平板或者无菌一次性塑料培养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样泵安装高度为人呼吸高度,即距地 面垂直高度1.5m处;对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处,分别在水面处、距地面垂直高度1.5m处、 距地面垂直高度4m处设置三个采样点;采样流量为100L/min,玻璃纤维膜为直径90mm、对0.3μm 标准粒子的截留率>99.95%的圆形采样膜,采样时间设置为1h,2h,4h,8h,12h和24h,采样的同 时记录当时的气象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玻璃纤维膜的颗粒物上附着的微生物的 总DNA提取包括以下仪器、器具和试剂:低温低速离心机、真空隔膜泵、玻璃过滤系统、与玻璃过 滤系统尺寸配套的水系滤膜、剪刀、镊子、50mL血清瓶、1×PBS缓冲液,,DNA提取试剂盒,除离 心机和抽滤泵外,其他均需在121℃灭菌15min。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总DNA的提取方法如下:将冻存于 -20℃或者-80℃的冰箱内的玻璃纤维膜样品置于超净台中,用无菌的镊子夹取采样膜,用无菌剪刀 将其剪碎置于无菌的50mL血清瓶中,取适量无菌的1×PBS缓冲液冲洗剪碎的玻璃纤维膜并将其浸没, 封盖后上下颠倒血清瓶数次,冲洗采样膜的颗粒物至缓冲液中,将其置于低温低速离心机中,200g离 心2h,安装真空过滤系统,将上述离心后的缓冲液避开剪碎的滤膜倒入滤杯中,浓缩颗粒物至水系膜 上,用无菌镊子夹取该滤膜,按照DNA提取试剂盒的使用说明,对滤膜浓缩的颗粒物进行总DNA的 提取,由于空气中微生物的总DNA含量较低,在总DNA提取的最后一步,用50μL溶液收集总DNA, 以提高总DNA的最终浓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目的片段的扩增,细菌16SrRNA扩增采 用引物338F/806R,真菌18S基因扩增引物采用引物0817F/1196R。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高通量测序,采用IluuminaMiseq测序 平台,细菌采用PE250测序文库,真菌采用PE300测序文库。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微生物气溶胶的源解析及 逸散规律评估,比较不同污水处理工段微生物气溶胶样品之间的相似性,同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 物气溶胶进行源解析,以综合评估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9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